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光伏行业用铜需求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25-07-24 09:21 来源:

01. 光伏系统中铜的应用分布

     光伏系统中,铜凭借高导电性和耐腐蚀性成为核心材料,其应用贯穿产业链多个环节。


图片


根据国际铜业协会(ICA)数据,每 GW 光伏装机量的铜用量约为 3950-4000 吨。

    在电池片与组件制造中,焊带是连接电池片的关键导电部件,传统银浆焊带在 PERC 电池中银耗较高,约 12-15mg/W,而 TOPCon 电池通过铜电镀技术可将银耗降至 1mg/W 以下;铜箔作为电极材料,单 GW 光伏组件需约 400 吨,预计 2025 年全球需求将达 18 万吨。


图片


    电站电气系统中,电缆与连接器的用铜量因电站类型有所差异,集中式电站每 GW 用铜约 4000-5000 吨,分布式电站因低压直流侧占比高,用铜量约 3500-4500 吨 / GW;逆变器与变压器的绕组和线圈需高纯度铜,单台 1500kW 逆变器用铜量约 1.2 吨。


图片

   上游生产设备方面,硅料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硅片切割设备的电机和电缆均需铜,每吨硅料生产耗铜 10-20 公斤,每 GW 硅片生产耗铜 50-100 吨。

02. 光伏技术路线对铜需求的影响

    光伏技术的迭代直接影响着铜的使用效率。

     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在 2024 年市场份额约 30%,银浆单耗 12-15mg/W,依赖银电极,目前正逐步被 N 型技术替代,铜应用有限。


图片

单双面P-PERC电池工艺生产流程 图源:光伏头条


    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2024 年市场份额超 70%,高温银浆单耗约 8-10mg/W,其技术突破在于通过铜电镀技术的银种子层 + 银包铜粉方案,可将银耗降至 1mg/W 以下,金属化成本下降 40%-60%。帝科股份的高铜浆料已在 TOPCon 背面应用,降本约 0.02 元 / W。


图片

TOPCon 电池金属化工艺的对比方案


     HJT(异质结电池)市场份额约 3%-5%,低温银浆单耗 12-18mg/W,是 PERC 的 2-3 倍,其降本路径依赖银包铜浆料(银含量 55%-75%)和 0BB 无主栅技术,可使银耗降至 8-12mg/W,同时增加铜互联条需求。迈为股份联合 SunDrive 开发的铜电镀 HJT 电池效率达 26.6%。


图片


XBC(背接触电池)电极全置于背面,需更精细的铜线路设计,适配铜电镀工艺。国家电投 5GW 铜栅线 HJT 项目已量产。

    钙钛矿叠层电池尚处实验室阶段,透明导电电极(ITO)可能替代银栅线,但铜在封装和互联环节的作用仍不可替代。

03. 铜应用相关的技术趋势与创新

     技术趋势与产业创新方面,铜电镀技术正走向规模化。

    设备进展显著,罗博特科的 RTA-CPH-24000 型设备产能达 24000 片 / 小时,适配 HJT 和 XBC 工艺,芯碁微装的 LDI 激光直写光刻设备实现图形化精度突破。

    不过量产仍面临挑战,如铜扩散控制、设备成本(单 GW 投资约 1.5 亿元)和工艺稳定性需进一步优化。

     银包铜与 0BB 技术也在普及,银包铜浆料在 HJT 中已量产,TOPCon 领域处于验证阶段,美能网版通过全开口网版设计,使银浆湿重降低 10%-15%;0BB 技术减少主栅数量,使 TOPCon 银耗降低 7%,同时增加铜互联条需求。

     材料替代与工艺优化方面,铝在电缆领域有有限替代,但因导电性仅为铜的 61%,高压场景仍依赖铜;薄片化与大尺寸硅片可能间接影响铜用量,需结合电池结构设计综合评估。

04. 光伏用铜的市场趋势与需求预测

      市场趋势与需求预测显示,装机增长持续驱动铜需求。

      全球新增装机方面,SolarPower Europe 预测 2025 年达 655GW,中国占 53%;IEA 净零情景下,2030 年光伏用铜需求将超 1200 万吨。

      综合行业数据,2024 年全球光伏用铜量在260 万至 296 万吨之间,中国凭借制造优势和出口规模,占比约50%-70%。若以全产业链口径计算,中国用铜量占全球近 70%;若仅考虑国内安装,占比约 50%-73%。这一结果反映了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铜作为清洁能源关键材料的战略价值。

      同时铜在新能源领域的占比不断提升,2022 年新能源(光伏 + 风电)占全球铜消费 9%,预计 2026 年增至 20%,光伏用铜占比从 2023 年的 5.5% 升至 2030 年的 12%。

      区域市场呈现分化,中国 2024 年新增装机 277GW,铜需求 109.5 万吨,占电力系统用铜 26.6%;海外欧美本土化政策推动区域供应链建设,东南亚成为组件出口枢纽,但铜资源依赖进口。

05. 光伏铜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布局

     产业链核心企业在各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铜箔与材料领域,海亮股份兰州基地 15 万吨铜箔产能,4.5 微米超薄铜箔良率 98%,单 GW 组件用铜箔 400 吨;诺德股份、嘉元科技作为国内铜箔龙头,合计市占率超 50%。
    浆料与设备方面,帝科股份的 TOPCon 高铜浆料下半年批量应用,背面降本 0.02 元 / W;罗博特科、迈为股份作为铜电镀设备龙头,2024 年订单超 10GW。
    组件与系统集成领域,国家电投、爱旭股份的铜栅线 HJT 组件量产,功率超 740W;通威股份的 THC 组件采用铜互连技术,实现 “无银化”。

06. 光伏用铜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挑战与未来展望方面,供应链与成本压力明显,2025 年 LME 铜价一度突破 9800 美元 / 吨,使组件成本增加 0.05-0.1 美元 / W,企业通过套保和技术降本对冲风险;全球铜矿供给增速下降,2030 年或面临短缺,需依赖回收技术。

    技术迭代与产业协同面临铜电镀量产瓶颈,设备投资高、工艺复杂,需上下游联合攻关,如芯碁微装与电池厂商合作;当前光伏铜回收率不足 20%,晶科能源、英利集团的示范线实现 95% 以上回收率,但产业化仍需政策支持。
     长期趋势上,2030 年铜电镀和银包铜技术成熟,光伏用铜量或达 1500 万吨,占全球铜消费 15%;前沿领域如钙钛矿叠层电池的铜封装技术、超导材料在逆变器中的应用值得关注。

07. 铜在光伏行业能源转型中的关键地位

      光伏行业的铜需求随技术迭代和装机增长持续攀升,从传统银浆到铜电镀的技术突破,从组件制造到电站系统的全链条应用,铜始终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材料。
      未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和回收体系完善,光伏行业将在降低成本与资源可持续性之间找到平衡,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0.3594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