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矿产资源战略性储备必须要有前瞻性规划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06-01-01 09:12 来源: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博士 

     近期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局部过热,钢铁、铜、铝等产能过剩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但同时,今年上半年我国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一些矿产品进口量大增,矿产品贸易逆差加大,资源对国民经济的约束力和压力相应增大。与此同时,世界矿业发展热也有增无减。从今年3月召开的国际勘探者大会情况来看,无论是矿业融资市场,还是勘探技术等,国际市场较中国矿业市场都更为“火爆”。

     在目前矿产资源投资热的国际环境下,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各自矿业市场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定和建立矿产资源规划?如何前瞻性思考制定矿产资源战略性储备等政策?是我们必须需要思考的问题。

     矿产调控需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纵观近几年矿业变化,2002年前后是一个转折点。伴随着国际上矿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也随之进入开发热潮,并一直持续至今。目前,矿产品已进入高位运行,价格非常脆弱,波动加剧。因此,必须统筹好国内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障资源的供求平衡,促进经济平稳发展,避免矿产资源价格波动波及整个国民经济,更要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整体来说还比较热,必然会拉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而且,历史经验也表明,工业化过程往往以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为支撑。我国恰恰处于这个阶段之中。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仍未根本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阶段,必须强化矿产资源宏观调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此缓解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铁矿石价格谈判暴露出储备不足

    矿产资源本身的分布特点决定了矿产资源国际互补是必须的,这是影响铁矿石等矿产品价格谈判的因素之一。当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及原材料的需求量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加之一些国际铁矿石企业借机推波助澜,这些因素都造成中国以及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的波动。

    但是除去以上因素,铁矿石价格谈判的确反映出我国这些年的资源前期储备管理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在铁矿地质勘查和储备投入上相对不足。我国大多数大型矿产企业在地质勘探的投入较少,铁矿资源可采储量增长不足,而是主要靠国家投入。这也是造成铁矿后备资源不足原因之一。总体上看,我国有增加铁矿资源储量的潜力,这需要切实加大地质勘查工作力度。

    上述问题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我国较早曾提出过矿产资源储备的概念,但一直没有进行实际操作。

    矿产资源储备的资金投入量非常大。就企业而言,2002年前,矿产品价格比较低,企业效益也差,在当时生存都是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矿产资源储备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一些企业只做了少量的储备。

    从国家层面上讲,矿产资源的战略性储备不但与从经济的实力息息相关,还与资源的内外供给结构密不可分。因此,由于受诸多因素作用,虽然我国矿产资源储备的概念比较早,但正式提出相关政策措施较晚,真正落实也只是近两三年的事情。

    因此,总的来说,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储备条件不足,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缺乏主动性。这正是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企业都应制定储备规划

    矿产资源储备工作的推进,首先应该做好矿产资源规划,不仅仅国家要制定规划,矿产企业也要制定矿产资源储备规划,从长远考虑企业发展和后备资源接续,实现有计划开采。

    其中,就国家而言,在上一轮矿产资源规划中,我们已经提出了矿产资源储备的方向和原则,新一轮规划将会进一步明确储备制度和相关措施,注重落实和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例如,储备矿种、矿业权投放数量、矿产开发时序等具体问题,都会在规划中提出要求,新的矿产资源规划将会更加务实。

    我个人认为应该将储备放在重要的地位,新规划应切实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资源储备以及资源的开发时机。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矿产资源投资增长势头强劲。有人担心,此时提出“矿产资源储备,是否会加剧矛盾?” #p#分页标题#e#

    的确,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之下,矿产资源战略性储备似乎与当前的市场供需有矛盾,但是长期来看,必定对矿产品市场起到稳定的作用。因此,矿产资源储备必须立足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不能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动摇。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能采取不同资源储备方式
0.3181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