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邱竹贤院士逝世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06-01-01 21:59 来源:
      我国著名冶金教育学家、有色金属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竹贤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7月28日15时24分,在沈阳逝世,享年86岁。邱竹贤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06年8月1日8时在沈阳迴龙岗革命公墓一号告别厅举行。
      邱竹贤院士终身致力于党的教育事业和我国铝冶金事业,为人才培养和有色金属冶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一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为之奋斗始终不渝;他一生治学严谨、认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在实践中探索;他一生为人忠厚,待人诚恳谦和,受到广大师生的由衷爱戴。
      邱竹贤院士1921年4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矿冶系。曾先后在四川电化冶炼厂、台湾高雄铝厂任铝电解技术员、工程师。
      新中国的诞生极大地唤醒了邱竹贤院士建设祖国的激情,他毅然回到祖国东北,在抚顺铝厂投身于铝工业的发展事业。1955年奉调来东北工学院,历任轻金属冶金教研室主任、有色冶金系主任。1978年任教授。1981年被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当选为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年至1985年任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邱竹贤院士是我国铝工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铝工业的一代宗师。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电解铝厂—抚顺铝厂的建设,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块铝锭,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批铝工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为我国铝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邱竹贤院士开创了新中国铝冶金教育的先河50年代初在东北大学建立起新中国第一个有色金属冶金学科,80年代初创建了我国第一批有色金属冶金博士点,他为我国冶金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奋斗了一生。
      邱竹贤院士为世界熔盐电解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发现了熔盐电解电极界面现象的基本规律,丰富了熔盐电解理论。
      邱竹贤院士为新中国铝工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研究的添加氟化镁等创新技术,为我国铝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次及省部级奖励8次。他一生出版专著12部,译著8部,发表文章3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43次,被EI收录88次;2002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2004年荣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东北大学邱竹贤院士治丧委员会)
0.3362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