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普查登记、数据审核汇总和质量验收,天津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公报(第一、第二号)于日前公布。据此次工业企业的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标准时点,全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共有法人单位439个,资产总值72.37亿元,从业人员 1.49万人,年销售额103.4亿元。
“十五”期间,天津有色金属加工业通过打基础、攻难关、聚能量 连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努力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同时,全行业也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一是产业组织结构分散。现有400余家企业坐落于城区及四周区、县,以中小企业为主,而拥有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不多。二是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据统计,全市工业生产铜购进量25.19万吨,消费量24.6万吨。其中,年消费万吨以上的4家、1000~1万吨的30家,致使原料供应紧张,生产受到制约。三是科研开发投入不足。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547万元,仅占年销售收入的0.06%。
鉴于以上情况和问题,天津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切实从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出发,着力推进横向耦合、纵向整合战略,加快延伸铜、铝、贵金属、再生资源四大产业链,并乘势做大做强商贸物流服务业。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使全行业年销售额增至290亿元,长足迈进全国有色金属企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