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第六届中国镁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在鹤壁举行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15-09-16 14:58 来源:

 

9月10日至12日,第六届中国镁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在鹤壁举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靳绥东、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军民结合推进司巡视员曹志恒、鹤壁市委书记范修芳、市长唐远游、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刘炯天等领导出席会议,中国兵器集团等七大央属军工集团、波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共260余名嘉宾、200余家企业参会。

本届镁博会以“军民融合,共筑镁梦”为主题,旨在推动镁合金在军工领域的应用,推进镁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博览会参展品既有无人机、炮弹实体模型、导弹燃料舱块体等镁合金在军工领域应用的最新产品,也有波音公司飞机座椅支架、列车用镁合金大型材、智能折叠电动自行车等民用产品。

为期两天的镁博会以“军民融合、共筑镁梦”为主题,着力推动镁合金在军工领域的应用,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积极开创和探索国内镁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在会上说,本届博览会以“军民融合,共筑镁梦”为主题,紧扣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立足于发展新材料,推动镁在军工领域的应用,揭开了镁行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希望镁行业的广大企业、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及军用单位能以此为契机,推进镁合金在军工领域的运用,加快金属镁企业参军的步伐,提升国防装备水平,为国家国防科技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国务院参事陈全训说,在本世纪初,全球镁市场规模只有40万吨左右,到了2014年,已经达到了百万吨级,行业潜力巨大。镁博会是目前国内集交流、研讨、会展和经贸洽谈于一体的行业盛会。这次博览会突出了镁在国防科技领域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统筹了军民两用资源的融合,“这对促进产业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世界镁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上,河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与鹤壁市人民政府,进行了项目签约仪式。郑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院与鹤壁当地镁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了鹤壁军民融合产业园。还举行了河南省镁产业联盟成立仪式。

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潘复生以“有助于扩大镁合金在军方应用的技术新进展”为主题作了报告。潘复生说,希望军方打开大门,推进民口镁合金在军口的应用,共同为军民融合做出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国华,针对“镁合金在国防领域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为主题作了报告。他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镁在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实例。吴国华表示,我国在镁合金的研究方面与国外相差不大,但在镁合金的应用上却相差甚远,要大力推进军民融合,让镁合金变成有中国特色的军用材料。

尚轻时代金属信息咨询公司总经理、尚镁网总编董春明做了题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对镁工业与镁市场的影响及展望》的报告。全景扫描了近年来国内外镁业的市场进展和发展特点,表达了对在新常态下镁业发展的思考,董春明呼吁,即便处在和平年代,我们也应该从产业竞争、国家资源能源战略、国防战略高度增强新材料开发的紧迫性,最大限度培育具有综合优势的镁合金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在交通轻量化、武器装备轻量化、航空航天方面,镁合金的开发应用步伐要特别加快,要尽快满足更高的国防战略要求。呼吁勿忘国耻,早日实现中国镁梦。

郑州轻金属研究院轻金属研究所所长肖阳在会议上介绍了超轻镁锂合金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介绍了镁合金在国内外军事及高新制造业的应用进展。他认为,在中国镁冶炼相对于铝冶炼更具有发展优势。镁冶炼的理论成本小于铝冶炼。通过镁冶炼生产的规模化、装备自动化、管理智能化等系列技术的进步和节能降耗措施,在5年内镁锭的生产成本可以降到10000元以下,价格会低于铝锭。同时,镁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瓶颈的解决,不锈镁合金的出现将改变镁合金不耐蚀难题,新的加工技术进步将改变人们长期认为镁不易加工的成型的误区,将使镁合金实现从铸造镁合金为主向变形镁合金为主的转变。肖阳认为,镁的应用将要高速增长的爆发期,先是军工领域,后是减重迫切的交通领域。

在会议上作专题报告的还有东北大学崔建忠教授(镁合金制备新技术),郑州大学关绍康教授(利用洁净镁研发新一代高端镁产品),西南交通大学权高峰教授(镁合金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应用进展)等。

目前,鹤壁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镁及镁合金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是全球最大的镁粉(屑、粒)加工出口基地、镁合金阳极、镁合金变形材生产基地。2009年以来,鹤壁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镁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形成了品牌效益,促进了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形成了有30多家镁相关企业的产业集群。

0.3483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