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解铝产量虽然已位于世界首位,但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行业一度盲目扩张,产品结构不合理。国家三令五申对电解铝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叫停,各方媒体对电解铝的口诛笔伐也是乐此不疲,似乎发展电解铝上至管理部门下至民众都是一件忍无可忍的事情。对此,笔者在深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有着深重的矛盾的同时,却有着不同的见解。
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用更宽阔的视野看待一切事物,这自然也包括电解铝。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经济周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经常存在着均衡与不均衡、协调与不协调的矛盾。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国实际确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重点、调整发展布局和结构。所以,尽管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而言,以粗放型的资源型工业为主的电解铝的发展方式是糟得很。但是,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现阶段,在必须满足最基本发展的需要,这种资源、环境代价的相当大正如中国革命的代价相当大一样,也能理解为是一种发展过程。
另外,还应该注意的是,电解铝作为高耗能产业带来的污染是结构性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产业结构高级化,而非末端治理。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重工业区用末端治理换来天蓝碧水的环境,甚至只是所谓“不脏”,也需要天长日久。即便在高度发达的德国,莱茵河耗费巨资经过20年治理也不能作为饮用水源。这个例子可以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污染治理在保护环境方面只是“治标之策”,而在其大发展迅速积累资金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或者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是“治本之道”。
比如落后的自焙槽生产工艺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大型预焙槽高新技术。自焙槽的关停,对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显示了电解铝生产企业加大企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由高污染、高耗能向新型工业化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标志着电解铝的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将提高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当然,发展高耗能产业,必须注意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因为这样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相对来说就能提高资源生产率,因此也是上佳的提高单位环境容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