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动方案等三个方案的通知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22-01-24 09:58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豫政办〔2022〕4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动方案》《河南省加快新兴产业重点培育行动方案》《河南省加快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1月7日

河南省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动方案

  传统产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基本盘。为推动传统产业高位嫁接、转型升级、提质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大力实施“六新”(新技术嫁接、新模式提质、新链条重塑、新空间拓展、新品牌培育、新生态构建)工程,推动传统产业通过高位嫁接形成“新制造”,焕发新活力,再造新优势,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围绕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迈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重点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质量效益显著改善。传统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速不低于全省制造业平均增速;传统产业利税、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主要效益指标实现中高速增长,重点产业盈利能力、能耗降低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部分行业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发展模式深度变革。嫁接全球前沿高端技术100项、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0个、打造优势新品100个,每年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高位嫁接重点项目100个,建成智能工厂(车间)和绿色工厂100个以上,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达到全国一流。

  ——新型化率大幅提升。传统基础材料中衍生新材料比重达到40%以上;汽车产业中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量比重达到50%以上;传统装备中高端智能“新装备”比重达到60%以上;食品与轻纺领域创建100个以上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及模式等),形成100个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新品牌。

  ——转型生态加速形成。传统产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和制度链深度耦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制造”集群和生态主导型的“链主”企业,“新制造”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赢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加速基础材料延链高端“新材料”。推动钢铁产业加快向先进金属材料转型,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装备大型化、生产绿色化,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海工用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先进钢铁材料。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向先进合金材料转型,大力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罐体、电子信息等高附加值铝合金产品;提高铜精深加工与终端产品生产能力;做强再生铝、再生铜、再生铅产业。加快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转型,延链发展煤基精细化工产品、煤基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培育新型化肥、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清洁能源、煤焦化深加工等产业;推动石油化工产业向乙烯、丙烯、碳四、芳烃、聚碳新材料等下游延伸;发展氯碱、新型PVC(聚氯乙烯)及耗氯等下游精深加工产业。推动建材行业绿色化转型,提高高标号水泥比重,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建设绿色建材基地;发展玻璃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超薄、高强、镀膜、变色、柔性、高透光率等高性能玻璃产品;加快普通耐材向高品位耐火原料、功能新材料、环境友好型耐材转型。到2025年,传统基础材料领域中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合金、新型绿色建材、化工新材料等新产品比重达到40%以上,其中水泥深加工比例达到30%以上,新型玻璃产值占玻璃产业比重达到40%,新型耐火材料产值占耐火材料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全省材料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政府国资委)

  (二)加快传统装备转型智能“新装备”。巩固提升电气装备、农机装备、矿山机械、盾构装备、起重机械等5大领域优势,推动大型化、智能化、服务化、国际化转型,打造一批“大国重器”。围绕特高压建设,推动输、变、配等领域优势单体装备向成套装备转变,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智能电网用户端设备、大容量超高速永磁电机、高端重型电机等核心装备。推动拖拉机、田间管理与收获等传统农机装备向智能大马力拖拉机、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装备、设施农业装备、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智能化农机装备、低碳保质粮油产品干燥装备和智能化现代畜牧养殖装备转变。推动采矿、矿物加工、矿物输送装备向成套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变,发展“设计+生产+施工+运维+服务”为一体的矿山装备全产业链。加大桥式、门式、防爆、抓斗、悬臂等起重装备产品的智能化研发力度,做大做强轴承等关键零部件产业,推动大排量液压泵、大功率电机、高铁动车组轴承等产品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产品,培育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其中“新装备”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

  (三)拓宽汽车产业智能网联“新赛道”。发挥客车整车企业优势,打造世界级客车生产基地。强化国内外战略合作,发展中高级轿车、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MPV(多用途汽车)、皮卡等车型,加快新车型投放速度。大力发展高品质转向器、减振器、传动轴、凸轮轴、汽车空调、汽车水泵、气缸套等零部件;引导企业协同攻关零部件系统集成,加快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转型。以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性能半挂车、冷藏保温车、道路施工和维护管理专用车、油田装备专用车、重型自卸车、环卫特种车、物流及特殊应急专用车等,加快发展新能源专用车,建设全国专用车发展高地。大力引进“造车新势力”企业,支持企业发展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及智能网联汽车。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30万辆、力争达到5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总量力争突破1万辆,加氢站超过100座,全省汽车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公安厅)

  (四)打造轻纺食品现代时尚“新品牌”。大力实施消费品“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巩固棉纺、粘胶纤维、氨纶、锦纶等行业优势,提高服装、家纺创意设计能力和营销水平,提升产业用纺织品比重,引进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品种和高水平、高标准印染、服装面料等项目,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制冷设备、家具、厨卫、小家电等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提高全屋定制发展水平,推广个性化定制。发挥粮食生产核心区优势,重点打造肉制品、面制品、乳制品、冷链食品、休闲食品和特色功能食品6大产业链,提升白酒品质和竞争力。以“大食品产业”观念推进食品产业延链增值,建立“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发展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发展“中央厨房”新业态,推广“小而新、鲜而美、快捷达”新模式,推动我省由“国人厨房”向“世界餐桌”跨越。到2025年,在现代轻纺和绿色食品领域打造一批知名新品牌,建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基地、现代家居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现代轻纺和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均突破1万亿元,新增10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市场监管局)

  三、重点工程

  (一)新技术嫁接工程。

  1.掌握新技术嫁接主动权。推动传统产业和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颠覆模式对接链接,结合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主动对接、积极承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分领域组织实施新材料、新装备、核心零部件等攻关计划,力争突破50项国际前沿新技术,攻克100项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的新技术,转化一批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技术。到2025年,力争在传统产业领域嫁接100项国际前沿新技术。(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

  2.打造新技术嫁接竞技场。建立跨界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依托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产业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和首席科学家制等,力争在海工用特殊钢、航空航天用铝合金、高导高韧性铜合金、前沿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抢占新技术嫁接先机。(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

  3.加快新技术嫁接产业化。把新技术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作为新技术嫁接的落脚点,强化新技术产品推广。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等新产品推广政策,着力形成“技术研发—高位嫁接—规模生产—新品应用”良好生态。支持优质新品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产品国际影响力。到2025年,力争推广1000个新技术嫁接新产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财政厅)

  (二)新模式提质工程。

  1.强化智能制造提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标杆企业,引导智能制造“链主”企业向上下游企业推广解决方案,带动全产业链数字化提升,提高传统制造业效能。到2025年,力争在高位嫁接的传统产业领域创建200家智能工厂(车间)。(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推进服务型制造增值。加快传统产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集工程设计、安装调试、产品租赁、个性化定制等于一体的服务型制造转型。支持食品工业发展“中央厨房”、私人定制、健康管理等新业态,纺织服装和家居行业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定制服务。加快钢铁、有色、建材、化工企业向产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耦合共生。到2025年,力争建成200个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平台、模式等)。(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

  3.突出绿色制造降碳。围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研究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利用原料替代、过程削减和末端处理等手段,减少碳排放,开展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发展绿色低碳服务业,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探索合同降碳管理、低碳整体解决方案等。持续开展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创建。支持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严格落实能耗“双控”、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碳排放强度控制和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控制等要求,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

  (三)新链条重塑工程。

  1.培育优势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位嫁接,强化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整机、后端服务全链条培育,着力形成一批“新制造”优势产业链。巩固提升高端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做强纺织、家居、食品等产业链优势环节,加快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产业链向先进金属材料、高端合金材料、精细化工和绿色建材等方向延伸,推动优势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

  2.强化产业链项目支撑。坚持“项目为王”,聚焦“三个一批”,承接引进建设一批高位嫁接项目。建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库,加快推进一批标志性、牵引性项目建设。到2025年,力争实施500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高位嫁接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超过200个。(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3.保障产业链安全。落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和“盟会长制”,提高重点产业链服务与治理能力。在传统产业领域培育一批转型示范作用明显、带动力强的“头雁”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等,提升企业产业链掌控力。积极培育产业链综合、专业服务商,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聚焦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产业链,完善安全准入标准,严格高危行业领域项目安全和从业人员安全资格准入,加快重大工业设施和装备智能化防控技术应用,提高产业链本质安全水平。(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应急厅)

  (四)新空间拓展工程。

  1.建设重大产业基地。综合考虑环境容量、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要素保障等因素,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豫西、豫北高端铝、铜、钨钼、铅锌等有色金属基地建设,推动一批精细化工和高端石化等产业基地建设,提升郑州、洛阳、新乡、许昌高端装备和郑州、新乡、鹤壁、安阳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建设水平,推动轻纺、食品等消费品产业多区域科学布局,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国资委)

  2.加快产业入区发展。以开发区为主载体,积极引导传统产业企业入区发展,提升开发区主导产业能级。加快推动危化品生产企业退城入园,做大做强一批专业化工园区。新上传统产业项目原则上一律在开发区布局。支持企业开展产业上下游兼并重组,鼓励钢铁企业钢焦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大型水泥企业和新密、巩义等地耐火材料企业实施联合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应急厅、自然资源厅)

  (五)新品牌培育工程。

  1.提升传统产业新产品质量。加快新产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市场规模化拓展,提高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重点行业产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质量管理和相关认证体系,着力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市场监管局、商务厅)

  2.打造传统制造新品牌。结合实施消费品“三品”战略,支持一批新产品积极创建国家级和区域品牌,推动一批市场美誉度高的品牌创建世界级知名品牌。支持第三方品牌服务机构对新产品开展管理咨询、品牌策划、市场推广等专业化服务,鼓励新产品参选国内国际品牌价值排行榜。到2025年,打造100个传统制造新品牌。(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商务厅)

  3.加强新产品标准化建设。加强传统产业新产品标准化战略研究,支持企业主持或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定与修订,建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落实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认证制度。鼓励开展国际对标,支持企业以高于国家、国际标准生产新产品。(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

  (六)新生态构建工程。

  1.强化政策引导。统筹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发挥基金作用,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将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纳入省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范围。鼓励引导金融机构细化信贷政策,建立精准信贷机制,加大对符合授信政策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开展知识产权、股权等抵质押担保业务及服务。推动符合条件的传统企业认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地方金融监管局、税务局、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证监局、银保监局)

  2.建设人才高地。优化高校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聚焦传统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强化农机装备、纺织机械、耐火材料、精密轴承等本科专业建设,支持自动化焊接、食品智能加工、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数字化染整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鼓励企业采取项目聘用、技术入股等形式,大力引进一批高端专业人才。(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

  3.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与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水、电、气、热等要素保障能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强化产业用地保障,将高位嫁接且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新型产业用地、混合用地、弹性用地适用范围,降低项目用地成本,缩短报批周期。对重大项目,在环境容量、碳排放、能耗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实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传统产业提质发展专项工作组,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商务、应急、国资、地方金融监管、税务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制定落实方案,形成推进合力。(责任单位: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省辖市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

  (二)创新工作机制。将传统产业中高端产品与制造环节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范围,对新产品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的企业,可认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环保治理管控机制,对符合条件、标准的企业实施“降级管控”。深入开展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积极推动协调解决问题。(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

  (三)加强督导考评。建立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机制,提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在各地发展综合考评中的比重。对工作成效明显的,优先推荐为国家工业稳增长与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要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力度,形成良好氛围。(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省辖市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

河南省加快新兴产业重点培育行动方案

  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抢滩占先,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倍增发展,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河南特色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聚焦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实施“六高”(高精尖技术抢滩、高性能新品占先、高能级群链提升、高质量企业倍增、高层次人才引育、高效能金融助力)工程,培土奠基生态圈层,强化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新兴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把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引擎、新支柱、新主导,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规模倍增。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产值达到2.6万亿元左右,实现规模倍增,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30%。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10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

  ——质效提升。新兴产业利润、利税等主要效益指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涌现一批“大国重器”、高端新品和关键零部件精品,部分领域“整机”与“配套”产品质量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动能更强。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新增100家省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每年滚动实施100个投资1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培育一批百亿级“头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企业研发投入实现倍增。

  ——生态更优。审慎包容的新兴产业监管机制更加健全,各类产业发展要素得到高效保障,引进和培育重点企业、项目,形成五链深度耦合生态,建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芯屏网端器”生态圈。聚焦“补芯、引屏、固网、强端”,重点做强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5G及先进计算等产业链,加快培育集成电路、光通信、汽车电子等产业链,着力形成“芯屏网端器”产业生态圈。培育特色芯片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专用芯片制造封装、专用材料等领域,建设全国专用芯片和封装测试基地。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重点引进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技术)等项目,加快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项目产业化。稳定智能手机生产,积极引进国产中高端手机生产项目,提升整机制造水平。发展5G及先进计算,做大做强计算机终端,构建自主应用生态。加快引进和培育4K/8K超高清液晶电视、VR/AR/M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车载显示终端、智能穿戴等项目。重点发展国密自主可控安全芯片、安全终端与安全软件,提升安全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工艺的智能传感器,建设MEMS研发中试平台,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及一批特色产业园。推动硬件、软件协同发展,巩固交通、教育、税务、金融等优势领域,大力发展工业高端软件,支持创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到2025年,建成全国新兴的万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商务厅)

  (二)推动高端装备产业打造“大国重器”。推动大型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数控机床及增材制造、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端装备,积极发展激光加工、工业CT等前沿装备。重点发展大型成套装备,着力突破综采综掘、选矿成套核心技术,打造领先的矿山成套装备。围绕智能电网建设,重点发展特高压和智能输变电等成套装备。大力发展大吨位装载机、新型盾构机、大型路面施工机械、大型智能起重机、智能农机等。做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积极发展地铁、有轨电车、城际列车和动车组等多系列产品,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培育壮大数控机床产业,巩固提升轴承、锻压等行业专用机床竞争优势,重点发展面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五轴以上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培育一批增材制造骨干企业,扩大高功率、高精度激光加工装备产业规模。发展焊接、搬运、装配、喷涂等工业机器人和消防、巡检、物流等特种机器人,开展关键部件、整机、集成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产品质量。积极研发生产农林植保、航拍、安防应急、航空测绘等智能无人机,支持建设无人机产业园区和试飞基地。到2025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新装备,形成5000亿级产业规模。(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商务厅、省政府国资委)

  (三)推动新材料产业跃升高端前沿。聚焦先进金属、新型功能和高性能尼龙材料等,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实现从材料到器件到装备的跃升。做大先进钢铁材料产业,引导企业开发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海工用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特、精、高”新品种。发展先进合金材料,研发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材料等的高端铝合金产品,开发高性能铜板带箔产品和铜基新材料,努力突破镁合金结构性材料关键技术,延伸钨钼钛锆精深加工产业链。培育壮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电子级多晶硅、电子级玻璃纤维、高端盖板玻璃等关键材料。巩固人造金刚石优势,加快钻头用金刚石聚晶、高端刀具等产品的研发制造,打造全球超硬材料产业基地。做强高性能尼龙材料产业,巩固提升尼龙66优势,持续做大尼龙6规模,着力攻克高速纺尼龙切片、本征阻燃尼龙、万吨级己二腈等生产技术,大力发展高品质切片和特种尼龙系列产品,打造国际一流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推动我省由基础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跨越。(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四)推动生物医药“康养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高性能医疗器械和医用卫材等产业,打通生物医药与康养产业链条,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积极引进培育基于免疫抗体技术、蛋白重组等基因工程技术的生物制品和新型疫苗项目,发展造血干细胞等细胞生物制品和动物用疫苗产品,研发基于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创新药,推进化学原料药向高端创新药物延伸。做强现代中药产业,加强经典名方的中药新药开发,加快名优大品种中成药二次开发,支持新型制剂、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和中药鲜药饮片研发,建设优质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高端新型影像技术和智能医疗辅助产品等医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推动开发体外快速诊断筛查产品。完善医用卫材产业链,推动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河南分中心建设,建成一批医用卫材应急保障基地。构建预防、治疗、康养产业链,培育医学、医药、医养新生态。到2025年,推动现代医药形成5000亿级产业规模,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卫生健康委)

  (五)推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应用。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巩固新能源客车优势,扩大新能源乘用车规模,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氢燃料汽车研发和示范应用。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纯电动车、氢能源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汽车。完善充电桩网络,推动充电设施开放共享。开展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建设,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快产业化应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推动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形成3000亿级产业规模。(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交通运输厅、公安厅)

  (六)推动新能源产业“高占比用能”替代。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储能等产业,提高新能源在全社会用能结构中的比重。做大动力电池产业,积极发展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加快氢燃料电池、全固态锂电池、石墨烯电池等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展先进模块化动力电池技术攻关,推动动力电池与材料、零部件、整车、回收再利用等产业协同发展。提升风电产业,重点发展风电整机和超长叶片、变流变桨、超高塔筒、风电制动器等核心零部件,强化开发低风速机型、快速响应和大容量储能装置,推动风电机组与储能技术有机融合发展,加快布局一批风电装备和应用产业基地。发展光伏产业,增强高性能光伏硅材料供应能力,积极布局太阳能光伏硅片、光伏组件等配套项目,扩大光伏玻璃产能,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打造“材料—组件—电场—应用”产业链。发展生物质能,研发生产生物质资源收运、成型、气化、发电及供热综合利用装置,培育发展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多联产产品,探索开展纤维素乙醇生物炼制与产业示范。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形成2000亿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比重明显提升。(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

  (七)推动节能环保“装备+服务”链式提升。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着力形成“装备+服务”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发展节能装备与服务产业,以节能电机与变压器、节能锅炉、节能制冷装备为重点,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支持企业由单一装备制造向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鼓励龙头企业建设远程运维智慧平台。加快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服务业发展,鼓励节能服务公司整合上下游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节能服务。发展环保装备与服务产业,以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污泥及土壤综合防治、生活及医疗垃圾处理装备研发为重点,着力打造涵盖工程总承包、核心设备研发与制造、设施运营、药剂研发与供给的“装备+服务”产业链。提升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与服务水平,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热能综合利用、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装备与服务,支持企业建立再生资源交易平台,推广“互联网+回收”新模式。到2025年,力争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左右。(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

  三、重点工程

  (一)高精尖技术抢滩工程。

  1.努力突破高精尖技术。针对性梳理国家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清单,加强与国家重大研发机构、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央企战略性技术创新需求的对接,组织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国家新兴产业领域重大技术攻关,推动一批新兴产业领域高精尖技术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到2025年,力争新增20家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承担20项以上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

  2.着力补齐高精尖技术短板。全面梳理我省新兴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短板清单,整合产业创新资源,依托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建立健全市场化技术攻关机制,大力推行“揭榜挂帅”、首席科学家制、“赛马制”等,提高攻坚效率。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到2025年,力争攻克100项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形成100项以上全国领先技术成果,转化100项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

  (二)高性能新品占先工程。

  1.聚力打造高端新品。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建设等,努力在特高压智能电网装备、高端矿山机械装备、复杂地质大型盾构装备、特大吨位起重装备及桥梁装备等领域打造一批高端装备新产品。推动一批优势装备走出国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建设。强化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航空航天、深地深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打造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性能、高品质核心零部件产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商务厅)

  2.大力推广自创新品。鼓励新兴产业企业加强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研发推广高性能新品,积极创建知名品牌。落实国家、省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政策。鼓励各地出台自创新品推广政策。到2025年,力争推广100个以上重大创新产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市场监管局)

  (三)高能级群链提升工程。

  1.锻造产业链长板。重点建设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材料3个万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10大新兴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支持郑州市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锻造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产业链长板,大力发展洛阳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智能农机、高端轴承等产业链竞争力。鼓励参与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培育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农业农村厅、省政府国资委)

  2.攻坚产业链短板。动态编制新兴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图谱,全面梳理短板弱项清单。落实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群链长制”和“盟会长制”,按照短板弱项清单,坚持挂图作战。强化产业链短板弱项招商,加快建设产业链重大创新平台,推动重点产业集群中试基地全覆盖。建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商务厅)

  (四)高质量企业倍增工程。

  1.加快新兴产业企业主体培育。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度培育“头雁”、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双创基地。到2025年,力争新增200家产值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0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家工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独角兽企业,实现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倍增。(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2.推动市场化兼并重组。支持优势新兴产业企业发挥品牌、技术等综合优势,瞄准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中高端,兼并重组高成长潜力企业,加快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鼓励传统优势企业发挥资本优势,兼并重组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实现延链高端、转型发展。支持企业通过参股、并购等方式,整合国外优质企业,拓展海外高端市场。(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省政府国资委)

  (五)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

  1.强化高端人才引育。依托“中原英才计划”和各地人才引进计划,加快引进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与团队。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强化专业基础人才培养。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育计划,激发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到2025年,力争培育100万名高素质“金蓝领”技术工人,引进和培育1000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100个高端创业创新团队。(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

  2.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加强与知名智库的对接与合作,完善第三方引进高层次人才机制,鼓励发展高端人才猎头等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健全项目奖励、成果奖励、特殊津贴、重大课题基金支持等相结合的人才激励体系,落实医疗社保、子女入学、居留便利等配套政策。支持各地制定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编办、省教育厅、财政厅、公安厅、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医保局)

  (六)高效能金融助力工程。

  1.支持多元化融资。发挥省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作用,引进和投资新兴产业项目。鼓励各地设立或参股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完善跟投机制,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股权、债券、资产支持计划等方式支持新兴产业项目建设。鼓励企业上市、挂牌融资,落实奖励政策。创新知识产权质押、数据资产质押等融资模式,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大数据局、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保监局、证监局)

  2.提高融资效能。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合理确定授信额度,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信贷审批发放效率,提前做好续贷业务审批工作,推动与企业融资需求无缝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精准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完善政府性产业引导基金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完善激励、容错机制,提高基金运行效率。(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保监局、证监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实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新兴产业抢滩占先专项工作组,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商务、国资、地方金融监管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制定落实方案,形成推进合力。(责任单位: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省辖市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

  (二)强化项目扶持。坚持“项目为王”导向,落实“三个一批”要求,加强项目协调服务,强化新兴产业项目推进实施。加强沟通对接,推动一批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平台等纳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统筹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商务厅)

  (三)强化督导服务。建立新兴产业督导评价机制,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每年对各地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排名。排名靠前的,在产业用地和环境容量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深入开展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强化企业服务,推动解决问题。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各省辖市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

河南省加快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行动方案

  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形成的产业。为加快我省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培育增长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坚持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坚持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无中生有,抓创新、强主体、育集群、拓开放、优生态,重点培育量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努力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未来产业初步实现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转变,为全面实施“十大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初步建成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未来网络、类脑智能、生命健康等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未来产业增加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超过15%,成为全省现代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设未来产业国家实验室、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等20个,形成“基础理论研究—实验室创新—产业化生产完整链条”的创新体系,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重点产品。

  ——产业生态更加优化。培育10家汇聚和配置全球资源、在细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头部企业,一批国内外未来产业知名企业、研发机构落户我省,未来产业开放合作发展进入快车道。

  二、主要任务

  (一)探索发展量子信息产业。

  1.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省量子信息与量子密码重点实验室、河南国科量子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等机构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国内量子信息领域标准制定,集中突破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方向核心器件和装置制备关键技术。筹建河南省量子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和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重大研究测试平台,建设行业领先的新一代量子卫星平台、量子制备中心、量子精准测量控制中心、量子通信器件检测平台、量子技术应用探索平台、量子通信郑州卫星地面站等基础科研设施。(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2.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开展“经典+量子”超融合计算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研发量子计算机,与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开展协同计算,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型高性能计算平台。依托信息工程大学,围绕核心设备、传输干线、系统平台等关键环节,加快培育量子通信等新兴产业,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一体化发展。引进国内优势企业,规划建设河南省量子信息产业研究院,重点打造量子信息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培育中心;在郑州建设星地一体量子通信网络枢纽与调度中心,推动与本地企业合作研发量子通信应用产品与核心装备,打造全国性量子通信产品基地。(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3.开展融合应用试点示范。建设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河南段及郑州量子通信城域网,建设智能能源网络、空中交通管制、银行和医疗保健行业等量子保密通信接入网,开展电子政务量子保密通信与量子安全移动政务办公应用示范,探索量子安全政务、移动办公、财政支付等创新应用,推广量子+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打造量子通信应用示范区。推动量子成像技术成果转化,探索测量产品在重力测量、地震预警、目标探测、大气参数遥感测量、气候监测、地下勘测、排污监控、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创新应用。(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地方金融监管局、大数据局)

  (二)加快壮大氢能与储能产业。

  1.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依托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节能高效催化产氢、光催化水分解制氢、光合生物制氢技术和镁基储氢材料、光电储能材料、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研发。加强河南省燃料电池与氢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河南中氢氢能动力联合实验室、河南豫氢工程研究院和同济大学氢能与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等机构建设,重点突破氢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电驱动系统、氢能源装备、氢储存和加注等技术。(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2.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发挥我省化工、煤焦化产业优势,加快开封、洛阳、新乡、焦作、平顶山、鹤壁、安阳、驻马店、濮阳等地氢制备产业布局,建设新乡、濮阳、焦作氢能产业园等,打造低成本氢能源生产基地。支持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金马能源股份公司等优势企业发展绿色制氢技术,加快向高效清洁新能源产业转型。推动河南豫氢动力有限公司、河南豫氢装备有限公司、河南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擎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欧新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普瑞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加快氢能装备、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等产品设计和制造,实现本地规模化生产。以郑州汽车产业基地为主体,支持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推动氢燃料电池客车技术应用,加快氢燃料商用车研发,布局建设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产业链。(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

  3.开展融合应用试点示范。推动氢能与储能产业试点示范,打造规模化、商业化终端应用场景,为新装备、新技术提供实验验证场所。支持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安阳、焦作等地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带动鹤壁、濮阳、驻马店、商丘等地氢能产业发展。推进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建设,加快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氢气储运加注技术等研发应用,布局建设氢气加注网络,带动全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

  (三)积极培育类脑智能产业。

  1.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发挥我省数据资源优势,建设行业大数据训练库和标准测试数据集,构建提供知识图谱、算法训练、产品优化、安全可控等共性服务的开放性云平台。支持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等机构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开展类脑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等前沿技术研究和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认知推理、运动执行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持河南大学空间信息处理工程实验室开展类脑心智计算理论研究,研发基于类脑智能的时空大数据处理高性能复杂系统。(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2.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与国内知名研究机构战略合作,推动类脑芯片与系统、类脑计算机、类脑智能机器人、脑控设备、智能假体等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郑州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新松机器人产业发展(新乡)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突破跨媒体感知计算、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等技术,研发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人机交互、灵活精准控制、群体实时协同等特征的智能化设备;支持河南讯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突破模式识别、智能语义理解、智能分析决策等技术,研发智能理解产品或模块。打造郑州、洛阳、新乡等地类脑智能产业集群,形成类脑智能产业发展策源地和增长极。(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

  3.开展融合应用试点示范。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类脑智能技术和设备在医疗、教育、交通、物流、金融、文化、旅游、安防、灾害预警等领域应用,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支持郑州、洛阳、新乡等地创建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支持企业应用类脑智能技术和设备,建设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支持煤炭企业建设智能煤矿。(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教育厅、交通运输厅、文化和旅游厅、应急厅、地方金融监管局)

  (四)超前布局未来网络产业。

  1.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开展对接合作,聚焦6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卫星互联网、区块链等重点领域,推动太赫兹通信、通信感知一体化、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安全隐私计算、链上链下高效协同、跨链互联互通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等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构建未来网络前沿技术群。(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2.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超前谋划,探索和储备基于6G的网络基础设施、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等技术;加快数据中心内部网络和出口设备、内容分发网络、云服务平台、域名系统等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改造,支持IPv6业务接入和承载。加强与央企合作,围绕规模化卫星星座建设,引进落地卫星制造和运营产业;加强高分遥感卫星应用保障能力建设,建成多源卫星数据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北斗二代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网向北斗三代升级改造。加快“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建设,构建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省委军民融合办)

  3.开展融合应用试点示范。聚焦感知互联网、智慧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空天智联网、全息通信等应用场景,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企业、制造业企业开展前瞻性合作,探索现有设备和系统向未来网络升级路径。打造能源、文旅、政务、智慧城市等区块链示范应用场景,能源领域开展区块链能源供应链服务、交易服务,文旅领域开展文旅产业链管理区块链应用,政务领域开展政务数据互认服务,智慧城市领域开展工业制造、农产品、消费品、药品等防伪溯源应用。(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文化和旅游厅、住房城乡建设厅、通信管理局、大数据局)

  (五)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

  1.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建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健康领域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平台,开展基因细胞、疫苗、高性能影像设备、精准快诊试剂及临床治疗新技术研发,提升临床研究水平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试验能力。加快河南省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河南省精准医学大数据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基因测序与转化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建立河南基因数据库,开展常见高发病基因大数据研究。依托河南省肿瘤医院开展食管癌全外显子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测序和RNA(核糖核酸)测序,建设河南省食管癌基因数据库。(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2.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药企业等协作联动,聚焦恶性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慢性病等领域防治需求,推动细胞技术临床应用、细胞工厂建设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工业应用,开展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产品、体外诊断产品、高端医用耗材和先进医疗设备等研发,打造郑州、许昌、新乡、南阳等地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推动口服抗艾滋病药品阿兹夫定、抗乳腺癌单克隆抗体药物获批上市,开展肺动脉高压与糖尿病抗体新药研发、血友病长效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加快单克隆抗体药物生产和流感疫苗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大分子中试及大规模生产平台投入使用。(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卫生健康委、科技厅)

  3.开展融合应用试点示范。支持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合作建设产品应用示范基地,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项目和应用示范工程,形成“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利用现有核酸检测设施,推进基因技术在传染病检测、肿瘤筛查、出生缺陷筛查、遗传病筛查、血液筛查等领域的应用;及时更新完善基因技术相关诊疗项目和收费目录。(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

  (六)重点突破前沿新材料产业。

  1.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依托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郑州机械研究所、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及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技术转化平台,在智能仿生材料、石墨烯基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超导复合、液态金属、先进储能材料等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突破新型人工晶体、碳基新材料、高性能生物基全降解材料、石墨烯改性材料与创新元器件等关键技术。(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2.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依托我省资源禀赋及煤化工、焦化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煤焦油碳基材料、煤沥青制针状焦、石墨烯及石墨烯复合材料、超高功率电极、超级电容活性炭、特种石墨等高端碳材料,打造洛阳、平顶山、鹤壁、焦作等地碳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布局发展碳化硅、氮化镓、氧化锌、金刚石、柔性晶体管、光子晶体等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打造郑州、洛阳、许昌等地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纳米材料、高性能分子筛等先进功能材料;依托南乐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园以及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打造聚乳酸生物基材料产业链。(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3.开展融合应用试点示范。积极参与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体系建设,为前沿新材料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质量鉴定和应用评价;争创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推动前沿新材料应用验证和示范推广。在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开展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化示范,提高碳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品组合和生产能力。(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

  三、重点工程

  (一)创新体系构建工程。

  1.引进国家重点科研机构。聚焦我省未来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方向,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合作,引进落地一批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未来产业研究院等机构,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转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2.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支持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优化学科和研发布局,搭建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加快建设黄河实验室、嵩山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省布局。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发展,建设以中原科技城为龙头的郑开科创走廊。(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3.加强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化。支持优势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设未来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创新主体创建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基地,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打通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链条。(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

  (二)高端人才引育工程。

  1.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加强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联合企业建设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机构,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匹配。(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工业和信息化厅)

  2.强化创新型人才引进。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制定人才需求目录,组织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吸引省外豫籍人才回乡创业就业。完善“全职+柔性”引才引智机制,实施高端(海外)人才引进专项行动,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人才团队。(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

  3.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家队伍培养,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新时代豫商精神。健全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工业和信息化厅)

  (三)产业孵化加速工程。

  1.加强产业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未来产业区域发展规划,引导各地结合全省总体布局,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未来产业园区。建立与国内外高端智库长期合作机制,借助“外脑”对未来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

  2.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研究绘制未来产业产业链图谱和供应链地图,明确产业链、创新链关键节点及龙头骨干企业、重点研发机构,通过精准招商,引进落地未来产业重大项目。以重大项目牵引要素集聚、产业配套,推动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合理布局,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生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

  3.完善产业服务体系。依托各类开发区等,规划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加速器和众创空间,为初创企业和团队提供技术平台、投融资、市场拓展、人力资源等服务。加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市场监管局)

  (四)金融资本汇聚工程。

  1.加强产业基金支持。推动现有各类产业发展基金创新运营及投资模式,促进政府基金与市场基金协调互动,引导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未来产业发展,促进资本招商和研发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各类基金作用,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给予支持。(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2.健全金融服务机制。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未来产业开发融资、担保、保险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融资担保方式,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银企战略合作,通过组织银企对接会、向银行推荐项目等形式,拓宽未来产业企业融资渠道。加强未来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培养,推动创新型企业挂牌融资;加强重点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培训,推动企业上市融资。(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银保监局、证监局)

  (五)对外产业合作工程。

  1.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全面深化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的合作,依托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引进未来产业优势技术、项目和企业,探索研发在外、生产服务在本地的合作模式。建立省际间创新成果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建设研究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转移促进平台,推动未来产业跨区域协作。(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发展改革委)

  2.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开展与国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交流,推动科技园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实验室和产业化基地等平台建设,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机构互动、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参加未来产业国际展会和技术交流活动,积极申办国际性会议、展会、论坛等重大活动,提升国际影响力。(责任单位: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科技厅、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外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未来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商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设立未来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与国内外高端智库战略合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服务。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制定落实方案,形成推进合力。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评估办法,评估结果作为各地、各部门年度综合考评重要参考。(责任单位: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省辖市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

  (二)加强政策支持。统筹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给予支持。建立省、市两级未来产业项目库,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要建立专业招商团队,对接国内外一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落地联合实验室、产业化基地等,对重大项目“一事一议”支持推进。(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各省辖市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

  (三)优化发展环境。举办未来产业发展专题培训,分批次、分领域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内外先进地区、企业考察学习,开展区域、行业、企业等层面的技术创新、展示体验、供需对接、应用促进等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加强国内外投资环境、产业政策、发展情况、市场需求等跟踪和分析,支持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拓展服务网络等,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


0.2535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