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24年第4期
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问答录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24-05-13 11:42 来源:

4月29日,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的2024年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和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宇圣、副秘书长兼再生金属部主任王吉位、重金属部主任段绍甫、科技部副主任王怀国、稀有稀土部副主任王德民,回答了媒体记者和企业代表的提问。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副总编辑封云聪主持新闻发布会。

➤ 新华社:尽管年初至今有色金属价格已大幅上涨,但市场观点认为,受热钱疯狂涌入缓解美债压力、避险及通胀因素影响,有色金属价格仍将保持上涨。怎么分析本轮价格上涨?如何分析未来的走势及驱动因素?

陈学森:近期,有色金属价格上涨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驱动。第一,供应端扰动,去年底和今年初,巴拿马、赞比亚、智利等国家个别铜矿受政策、天气、资源品位等因素影响,导致停产或减产,从供应端对铜价格上涨起到推动作用;第二,有色金属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由于西方国家通胀依然较高,加上地缘政治冲突没有缓解迹象,加剧资金避险情绪,导致资金涌入有色金属市场避险;第三,随着全球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有色金属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备受关注;第四,西方对俄罗斯金属铝铜镍等制裁,导致俄罗斯金属铝铜镍流入西方市场受到制约,加剧了对国际市场短期供应短缺的预期,加上部分资金炒作,导致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价格不断上涨。另外,随着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的出台,大家看好中国经济,外界对中国经济稳步增长持乐观情绪,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利的宏观市场氛围。

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中国及新兴市场经济体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提高了对有色金属长期市场需求增长的预期。此外,供应端的扰动、全球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地缘政治冲突风险、资金避险需要、资本炒作等因素,将继续对具有金融属性的有色金属价格形成支撑。

然而,高价格除刺激供应端增加供给外,也会有抑制消费、促进替代材料应用的反向作用。因此,有色金属价格尽管短期内在各因素炒作下达到较高价位,但长期来看,价格的波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供需平衡线上,供需格局将是支撑价格的关键因素。比如,碳酸锂、硅材料、钴等新能源金属价格的变化,就说明了供需关系才是影响价格的最终因素,炒作是短期的。

➤ 人民网:俄乌冲突以来,相关方对俄罗斯金属产品交易有所限制。近期,LME及CME发声限制其铝、铜和镍交易。如何看待该事件影响程度及对全球金属市场的影响?一旦实行限制,俄罗斯金属产品流入国内市场的量有多少?是否有利于国内金属企业出口?

陈学森:俄罗斯有色金属在全球尤其是在欧美市场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2023年,俄罗斯电解铝产量在全球占比5.5%,其中,70%左右的产品用于出口欧美。俄罗斯铜和镍的世界产量占比不高,加上我国红土镍技术开发突破带来全球镍资源开发格局的变化,全球镍市场供应稳定。因此,LME及CME限制俄罗斯铝、铜和镍交易,在短期内会加剧国际市场短缺的恐慌情绪,推高国际市场中短期价格上涨预期。当前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持续高位,有这些限制因素的直接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2023年,我国电解铝产量占全球的比例接近60%,同时,我国也设立了电解铝出口关税,限制电解铝出口。实际上,我国电解铝产业经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内电解铝供需目前是平衡的,个别时段根据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少量电解铝进口占国内全铝消费量的比例是极低的。至于铜、镍,中国通过全球化产业布局及贸易,也构建了基本平衡的供给格局。

因此,LME及CME限制俄罗斯铝、铜和镍交易,只会导致国际市场出现供应缺口,加剧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

➤ 《中国证券报》: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新能源金属材料如碳酸锂、工业硅等,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请分析原因,并对新能源金属材料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王德民:近两年,受各种因素影响,全球新能源金属如工业硅、碳酸锂等,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对产业及上下游相关领域平稳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但也刺激了相关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价格逐步回归供需基本面。

第一,关于工业硅。2024年一季度末,工业硅市场综合价格1.36万元/吨,较2023年同期下降26.5%,较2024年初下降10%;多晶硅市场综合价格5万元/吨,较2023年同期下降70%,较2024年初下降15%,降幅收窄,供需关系成为价格主导因素,产业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工业硅、多晶硅作为“硅能源”产业的核心基础原材料,未来市场需求空间巨大。预计到2030年和2035年,国内工业硅市场的需求量将分别增长至600万吨和750万吨,较2023年增长70%和110%;国内多晶硅市场的需求量将分别增长至260万吨和350万吨,较2023年增长80%和140%。

第二,关于碳酸锂。近年来,锂产业上下游发展协同不足,上游资源开发周期长,中下游项目建设快,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从而引发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随着新项目逐步投产、供给增加,2023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一度跌破部分企业成本线,部分高成本生产企业停产。进入2024年以后,阶段性供需紧平衡局面形成。2024年一季度,锂价从10万元/吨反弹至12万元/吨附近。一季度末,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10.95万元/吨,较2023年初下跌78.4%,但较2024年初上涨约13%。供需关系成为碳酸锂价格的主导因素,价格的合理回归,有利于下游产业健康运行,也有利于上游资源开发的理性投资和健康发展。

从未来趋势看,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未来汽车绿色发展的方向。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销售比例已达31.6%。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产量占比将超过60%。随着未来全球汽车绿色发展以及新能源储能市场需要,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依然光明。

➤ 《中国工业报》:新质生产力在赋能行业发展方面有何成效?接下来,行业还将如何对标新质生产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李宇圣:2023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的首项政府工作任务。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归根结底,新质生产力的实质就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有色金属行业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科技创新赋能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行业企业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在保障“新三样”及国防军工材料供应方面提供了坚强支撑;高温超导材料、液态金属、增材制造材料等有色金属前沿材料批量进入市场;数控机床刀具、大规格轻合金等关键材料实现国内需求保障。据测算,2023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新材料营业收入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约占行业总营业收入的15%,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二是数智化赋能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行业积极推进生产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2023年,白银有色、云铝文山等14家企业入选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中铝集团、江西铜业、金川集团、紫金矿业等企业联合华为公司编制发布《金属矿山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一批数字化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在产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自动控制、工业互联网架构深度融入矿山、冶炼、加工全生产流程。

三是绿色低碳赋能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行业企业积极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通过产能置换,向水电资源丰富的云南、四川、青海及风光资源丰富的内蒙古等地转移电解铝产能,自备电向网电转化,并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积极消纳绿电。截至目前,我国电解铝行业绿电使用比例已升至25%左右,电解槽石墨化阴极使用比例达48%。2023年,国内又有多家铜冶炼企业先后完成PS转炉环保改造工作;行业4项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二十大绿色低碳技术;我国赤泥利用量超过1000万吨,同比增长25%,利用率达9.8%。

有色金属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典型的传统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必然趋势,将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度融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中,是大势所趋,也是大有可为的。下一步,行业将继续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从以下3个方面发力:

一是要锚定高端化目标,主动把握行业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发展,系统布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新材料、新产品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以颠覆性工艺创新和流程再造,增创产业迭代竞争力。

二是要锚定智能化目标,立足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将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管控、物料平衡、设备运维、安全环保等行业关注的核心问题,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起来,加快数字化矿山、智能化工厂、智慧型企业建设,重塑竞争新优势。

三是锚定绿色化目标,高度重视颠覆性工艺创新和流程再造,因地制宜配套新能源项目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回收利用率,加快有色金属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转型,以国际一流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成效,塑造更加绿色的行业新形象。

➤ 《科技日报》:近两年,有色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日前发布的《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也为有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请问,数字化转型给行业带来哪些变化?未来有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将聚焦哪些方面?

王怀国:2024年1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作为附件同时发布实施,为推进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

有色金属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行业,正处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行业。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作持续开展,部分企业已经展开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试点和探索,建立了一批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行业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显著降低,企业端的生产、安全、环保和物流等有效实现了可管控、可溯源,有力促进了行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基于有色金属行业金属品种多、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在规模效应明显的铜、铝、铅、锌等品种先行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逐步覆盖稀有、稀散、贵金属等品种,协同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矿山、冶炼、加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未来,有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具体将聚焦7个方面。

一是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建立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提出合理可行的数字化转型改造建议和方案。

二是促进行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围绕数字化基础和工艺技术提升重点方向,推动行业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开展基础网络、基础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等技术改造升级。

三是建设一批智能化标杆场景和工厂。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工艺指标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安全环保低碳等重点场景,打造智能矿山、智能选厂、智能冶炼厂、智能加工厂标杆。

四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聚焦关键软件、基础元器件、智能设备、先进控制系统等薄弱环节,开展数字化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企业生产一体化管控水平。

五是培育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行业企业研究开发设备远程运维、质量在线检测等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智能物流服务等区域化解决方案等。

六是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服务作用。在铜、铝行业建设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监测实时化、知识模型化、控制决策智能化。打造工业互联网+矿山安全、设备诊断与远程运维、产业集群等数字化服务平台。

七是推进网络与数据安全质量。聚焦矿产资源信息、关键工序过程、原辅料及产品库存量等数据,深入开展重点数据识别和安全防护工作。

通过以上7个方面的工作,力争初步建成技术先进、体系完备、安全高效的数字化转型生态,推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有色金属》杂志:今年以来,受全球宏观因素及境外市场影响,国内部分金属品种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对行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压力。请问,在企业应用期货工具应对市场变化方面有何建议?

陈学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已关注相关情况。在多重因素叠加共振下,国内外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加剧,行业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冲击。面对国内外产业和市场环境,一方面,国内期货交易所坚决贯彻落实强监管、防风险要求,持续跟踪分析市场运行态势,做好价格监测、持仓监控、行为监管,及时出台风控措施,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很多行业企业运用期货和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及时利用期货市场调整库存和经营策略,有效防范和规避了价格大幅波动给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当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持续稳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价格波动的风险挑战将长期存在。后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一如既往地与相关交易所和期货机构,在促进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功能发挥上加强合作,不断提高有色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韧性。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建议行业企业结合市场动态和自身实际,切实做好期货持仓和资金管理。

➤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有色金属行业也是其中重点行业之一。该方案还提出,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支持建设一批废有色金属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请问,该方案对我国有色金属供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吉位:日前,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相关配套政策及各省市的实施方案正陆续出台。该方案的贯彻实施,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将对我国有色金属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加快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朝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今年一季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据初步统计,再生铜、铝、铅、锌等4种主要品种产量达464万吨,同比增长近6%;国内回收废铜铝372万吨,同比增长3%;进口再生铜铝原料103万吨,同比增长18.4%。该方案对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供需的影响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再生有色金属原料回收利用规模加快增长,节能降碳贡献更加显著。随着政策的稳步实施,预计2027年,报废汽车及废旧家电将产生约300万吨再生有色金属原料。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等行业设备更新和企业技术改造也会产生大量再生有色金属原料。预计到2027年,国内废有色金属回收量将近2000万吨,其中,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镍钴锂金属回收量分别达到近300万吨、1200万吨、320万吨、150万吨和20万吨,可替代11亿吨以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减少标煤消耗5500万吨,降低碳排放量2亿吨,为我国资源安全保障和节能降碳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再生金属材料在资源供给中占比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随着我国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力推动,制造业对再生金属原料及制品的需求也在上升,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供应迎来发展机遇。在交通、电力、通讯、建材等多个重要领域,再生有色金属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特别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压铸成型免热处理再生铝合金材料研发和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铝合金轮毂可采用75%的再生铝原料生产,手机铝合金材料100%可使用再生铝,未来将显著提升再生铜铝制品的使用比例。据预测,到2027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2350万吨。

三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规范化程度持续增强。该方案指出,支持构建一批废有色金属再生资源的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开展《废铜铝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申报,引导行业规范回收,提高精细化分选和保级利用水平,推动再生有色金属原料向优势企业和区域集聚。初步预测,到2027年,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产能占比超过50%,培育全国性或区域性大型回收企业10家,再生有色金属领军企业50家,形成20个以上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集聚区,再生有色金属原料回收体系更加规范,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

四是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智能化数字化进程加快。通过推动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与改造,全面提升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节能与环保标准,实现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突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提升11个百分点,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升级,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要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请问,在这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如何引导行业有序有效推进,更好地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王怀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4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根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要求,目前正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编制《有色金属行业设备更新指南》,确立合理可行的设备更新目标、明确标准依据,围绕绿色高效节能设备、安全设备、智能设备等方面,提出矿山、冶炼、加工等领域设备更新重点方向。

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为最贴近、最熟悉行业企业的社团组织,将利用这一契机,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引导行业有效落实相关目标和任务,推进行业设备更新改造,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好政策宣传与贯彻。利用行业主流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做好相关工作,做好政策解读,营造推动设备更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行业企业进一步认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加强产业引导。从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等4个方面,引导行业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补齐短板,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强化组织落实。坚持标准引领,通过标杆树立、装备推广等方式,落实相关重点任务,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矿山、冶炼、加工领域节能降碳减污、技术改造升级和数智能转型。四是加大统筹协调。一方面,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做好能源、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投资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另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持续跟踪分析,及时反映行业的实际情况,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在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进一步发挥行业专长,有序有效推进有色行业设备更新工作,提升行业数智化应用水平和装备自主保障能力,进一步推动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今年,铜价已经上涨至历史高点。请分析有哪些国内外因素将影响2024年下半年铜价运行?

段绍甫:截至4月28日,沪铜价格突破8万元/吨,较今年初上涨了近18%,创2006年以来的新高,并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就价格影响因素来看,一是矿山供应端,包括政策、资源、天气等因素导致减产;二是铜的强金融属性,包括通胀以及地缘冲突带来的资金避险需求;三是“新三样”快速增长对铜需求的带动和AI发展带来的市场预期,以及我国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较好的宏观氛围等。不可否认,这些客观因素构成了推动铜价上涨的底层逻辑,但我认为,“人为炒作”是这次铜价暴涨的最主要因素。

从表面看,尽管有些客观因素造成原料供给减少,但减少的量远不到造成严重的市场短缺以导致价格如此暴涨。实际上,除在电子信息等部分领域不可替代外,铜在众多应用场景是可以被替代的。如,铜最大应用领域——电力领域,高铜价有可能会加速中低压输电领域铝合金导线的应用,光伏及陆上风电用电缆也会有被铝合金导线替代的可能,另外也会加速某些领域应用铜铝复合材料。加上技术进步及成本控制带来的材料减量化、设备更新带来的再生铜产量增加等,都有利于供需格局改善。总之,铜价越高,越会刺激铜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越会推进材料减量化,越会抑制消费,加速替代。因此,我们坚信,铜价最终将回归合理的价位,最终还是将由供需基本面决定。另外,我想在此补充一点,铜价上涨带来的效益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并没有从中受益,反而由于原料成本的攀升和加工费的下滑,经营更加艰难,这种严重不平衡的产业链价值分配关系不利于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中国有色金属报)


0.2841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