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的2024年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和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宇圣、重金属部主任段绍甫回答了媒体记者和企业代表的提问。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副总编辑封云聪主持新闻发布会。
➤ 《中国证券报》: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且预期时间有可能提前,主要有色金属及贵金属市场预计再度出现波动。有色协会将在提醒企业应对风险方面做哪些工作?下半年,国内市场现货端供需情况如何判断?
陈学森: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也是新材料的主要品种,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除传统的建筑、交通、电力、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外,也是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新一代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领域最主要的基础原材料和新材料。与其他原材料不同,有色金属除具有材料基本功能外,还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因此,有色金属价格不仅受供需关系影响,还与世界宏观经济和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走向紧密相关。当前,国内外有色金属总体供需基本平衡,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依然充满挑战,地缘冲突不断,主要发达国家金融政策具有不确定性,部分有色金属品种原料端供应受到扰动。因此,未来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价格波动风险依然较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及货币政策走向、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变化。
建议企业一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二是拓展多元化采购渠道,适时调整原料采购进度,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三是科学合理使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
➤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有色协会对今年下半年及明年有色金属原料市场的供给局势有何预判?面对当前加工费大幅下降、最新签订的铜精矿长单加工费跌破企业成本线等情况,冶炼行业如何应对?关于铜冶炼产能快速扩张及其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有色协会有何看法和建议?
段绍甫: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对有色金属需求的较高增长,有色金属价格处于高位,也刺激了有色金属矿山原料开发及冶炼产能增长。由于冶炼产能增长速度远高于矿产品增长速度,导致部分品种原料短缺、供应紧张,也导致加工费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冶炼能力增幅下降、再生金属原料产量增长以及矿山产能逐步释放,有色金属原料供需形势出现分化,部分品种如镍、钴、锂等,随着开发力度增强、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原料供应格局转向更加宽松。对于铜、铅、锌等金属,由于现有矿山品位下降、新项目开发需要较长时间,尽管也有矿山扩建项目投产,总体情况还是矿产品保持紧平衡状态。但是,随着再生金属原料利用增加,同时,高价位引发的产品替代也会减少部分应用领域需求,明年铜、铅、锌原料供应紧张状况会有所改善。
有色协会一直十分关注铜冶炼加工费的变化。目前,铜精矿加工费依旧维持低位,冶炼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因此,有色协会认为,行业企业应尽可能提升再生原料的利用比例,同时,在跌破成本线时,适当降低冶炼产能负荷,缓解当下低加工费的经营压力。
关于铜冶炼产能快速扩张及其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有色协会关注到近一段时间以来,铜冶炼和部分领域加工产能依旧扩张过快,部分省份和地区未严格落实国家有关部委文件要求,继续上马新建铜冶炼项目。有色协会已将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国家有关部委。在此,有色协会呼吁行业企业要认清当前行业发展新形势,摒弃速度情结,严格遵守和落实好国家出台的相关产业政策。
➤ 《中国冶金报》:今年上半年,在经济运行承压的态势下,有色行业利润增长明显好于其他原材料工业,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学森:经过多维度分析,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新三样”带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提高。尽管有色金属在房地产等传统产业消费领域的需求减少,但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及储能电池即“新三样”产业发展较快。有色金属是这些领域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新三样”高速发展也带动了有色金属消费。尤其是镍、钴、锂、硅等新能源金属产业发展速度更快,近几年产量增幅均在30%以上,基本满足了国内光伏、电动汽车、储能等对新能源金属的需求。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扩大内需政策,如三大保障工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也带动了有色金属的消费。高铁、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以及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也较快,带动了这些领域的有色金属需求。传统消费领域如电力等,对有色金属依然保持平稳需求。因此,近几年,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2024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10%,这是近10年来首次,对行业效益改善起到积极、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是解决电解铝盲目发展这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形成法制化市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范例,大幅改善了行业效益。在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关怀下,2017年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四部委联合发布了《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17〕656号文件),由此拉开了国内电解铝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幕。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想解决的电解铝产能盲目发展重大难题得以完成,关闭了近900万吨违法违规产能,确定了4500万吨合规产能“天花板”,技术落后及缺乏竞争力的1300万吨电解铝产能被转移到绿色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企业负债率大幅下降,铝行业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改善,为提高有色行业运行质量作出巨大贡献。
三是国际合作成果显著,改善国内短缺有色金属资源供应情况。作为最早“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的行业,有色金属企业一直把境内外资源开发作为首要任务。经多方共同努力,有色金属企业在境内外的权益资源量及产量均有明显增长,尤其是铜、铝、镍、钴、锂等品种,改善了产业运行格局,提高了行业运行质量。
四是我国有色金属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有效管控了生产成本。此外,上半年,部分有色金属原辅材料价格基本稳定、煤炭价格有所回落、银行贷款利息下调等也缓解了企业成本压力,有助于行业降本增效。
五是有色金属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随着欧元利率下调以及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有色金属价格的金融属性得到释放,推高了有色金属价格,加上全球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以及美国政府债务膨胀,包括黄金、铜等有色金属的避险金融属性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主要有色金属市场价格维持高位,为行业效益改善提供了价格支撑。
需要注意的是,下半年,有色金属行业利润能否保持较大增幅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全球经济增速波动、地缘政治冲突、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有色金属价格大幅波动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数等。总体而言,2024年全年有色金属行业效益有望保持历史较高水平。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金属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在落实“双碳”目标、新能源产业发展等背景下,重金属行业面临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如何通过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路径把握这些机遇?
段绍甫:重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当前面临的挑战来自多个方面。一是要高度重视逆全球化对矿产资源开发和贸易的挑战。当前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与环境贸易壁垒盛行,全球治理单边主义加剧,进而也加剧了资源供应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二是要高度关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可能会改变有色金属的供需结构。例如,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变革可能会增加或减少对某些特定有色金属的需求,从而影响行业的周期性特征。三是要高度警惕国内冶炼产能扩张过快带来的经营风险挑战。四是随着全球和我国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步伐,对企业在碳排放、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将不断提高,企业应该积极制订应对措施。
看到挑战的同时,还要看到在全球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能源绿色转型及发展新能源是大势所趋,铜、镍、钴为代表的新能源金属消费前景依然广阔,在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关于如何把握机遇,企业应该做好以下3点:一是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开发具备绿色低碳特征的高性能新能源材料,满足下游产业对材料高性能、绿色低碳的需求;二是通过数智化改造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适应全球关键矿产相关政策变化,积极参与资源国的本土化进程,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工人日报》: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相继披露,稀土产业链首亏上市公司较多,价格下降成共因。据有色协会了解,目前,稀土产业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李宇圣:稀土是有色金属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原料,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稀土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稀土行业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加快稀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产业链不断完善,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近日,国务院制定出台《稀土管理条例》,主要规定了管理体制、项目核准、总量调控、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销售流通、产品追溯、进出口管理、储备管理、法律责任等重点内容,突出了保护性开发和坚持绿色发展的特点,对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上半年上市稀土企业披露的情况看,行业盈利水平下降,甚至有的上市公司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就是供需阶段性失衡,价格水平下跌。截至6月底,国内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跌了19.2%、19.2%、37.9%。
稀土价格下跌等虽然影响了稀土企业短期的盈利能力和水平,但更有利于扩大稀土应用,更好发挥稀土产业对整个工业行业节能降碳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制造领域,稀土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有色协会认为,随着市场需求扩大,包括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实施带来的新的稀土产品消费,科技创新投入增加,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涌现,供需结构改善,行业经济效益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铅、锌产品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蓄电池、汽车、建筑等行业。近年来,受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铅、锌产品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和镀锌板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如何?怎样调整产品结构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段绍甫:相较于镍、钴、锂等“新三样”关联度更高的有色金属品种,近年来,铅、锌消费增速相对缓慢。但是,铅酸蓄电池仍有较强的市场韧性和增长潜力,锌在钢结构建筑、5G基站、光伏支架、特高压铁塔以及风电设备等领域的需求也得到明显提升。此外,高纯铅基、锌基材料在新型储能电池、光伏、半导体和医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铅锌产品新的增长点。
因此,铅、锌行业要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在资源端,要在境内外加大勘探投入,努力提高自有资源保障;在冶炼端,要做好绿色发展,做好节能降碳的同时,加快冶炼固废资源化,加强产学研联合,研发满足新质生产力所需的高性能铅锌电池材料和高纯铅锌产品,紧跟钢材防腐的发展所需,加强锌基合金的性能研发和产品创新。
铅锌冶炼作为提取金银、稀散等有价金属的载体,要继续做好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这篇大文章,做好与相关产业的耦合发展,成为当地固废综合利用的平台;要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发展新材料,将铅锌冶炼平台生产的稀有金属实现高值化。铅锌冶炼企业应逐步转型成为综合利用及新材料企业,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为当地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 新华社:产能过剩、无序竞争是近年来困扰原材料工业的主要问题之一。有色行业在提高产业集中度、行业自律方面有何举措?作用如何?
李宇圣:在我国主要有色金属工业产品中,除电解铝产能有天花板外,铜、铅、锌、氧化铝、硅、钨、钼、锡、锑、钴、锂等冶炼及再生有色金属产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剩问题,铜、铝加工行业产能过剩及同质化竞争也十分严重。有色协会始终认为,在扩大有效需求的同时,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行业不断提升发展质效、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为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行业自律是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在完全市场化的有色金属工业领域。多年来,有色金属行业一直把提高产业集中度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工作之一,无论是在国家制定并颁布的产业发展规划中,还是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构调整文件中,均将鼓励企业重组及产业整合列为重点任务。有色协会也在文件宣贯及各品种理事会等众多场合,积极主动引导企业通过重组和整合实现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多年努力,我国有色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截至2023年底,我国前10家铜冶炼企业粗炼产能占比为78%,前10家电解铝企业产能占比72%,在稀土领域也组建了中国稀土集团,重组整合了南方稀土资源,产业集中度得到明显提升。
行业自律也是解决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主要举措。有色协会在引导推进行业自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对于铜、铝、铅、锌、钨等冶炼产能严重过剩产品,通过理事会成员大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发表自律公约,不再新增产能过剩的冶炼及加工产能;二是向政府建议在部分行业借鉴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法制化市场化手段,建议规范行业投资秩序,设置阶段性的“天花板”产能,实施产能置换,遏制新增产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三是利用多种场合,对产能过剩领域提前发出预警,目前,正配合有关部门就有色金属产能过剩预警机制进行研究,未来希望通过预警机制提前对产能过剩作出风险提示,提醒企业及社会有关机构给予关注。
在多方努力下,目前,我国有色行业运行情况总体向好。下一步,有色协会将继续发挥熟悉产业和企业的优势,引导有色金属骨干企业积极开展国内外资产并购和重组,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中国有色金属报》:有色协会在扩大铝应用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就行业发展现状,有哪些机会?又存在哪些困难?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李宇圣:近年来,有色协会一直把扩大铝应用作为重点工作,涵盖汽车、建筑、电力、包装、家具、机械等众多领域,取得很多很好的应用成果,累计新增全铝消费2000余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池“新三样”累计新增铝消费1000余万吨;铝合金厢式挂车在国家“限制超载”等系列政策加持下得到广泛推广,得到京东、顺丰、EMS、申通等快递公司的普遍使用;铝合金桥梁保有量超过200座,覆盖北京、杭州、南宁、包头、南平等多个城市;铝合金建筑模板社会存量600余万吨,占建筑模板保有量比例近三成,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明确要求采用铝模板;铝制家具家居得到社会广泛认知,零甲醛、残值高、防腐防爆等优良特性深入人心;铜铝复合导体已纳入国家电网采购目录,为国家短缺资源战略保供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罐车、深圳等城市的公交车也大量使用铝制车身。
“新三样”已成为促进铝消费扩容和引领消费创新的重要支撑,年消费量已达500万吨,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有色行业必须稳中求进,继续拓展“新三样”的新应用。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铝合金材料的性能不断取得突破,尤其当前铜价格较高,推动“以铝节铜”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还有绿色低碳的效果,有利于节约短缺的铜资源。
当然,扩大铝应用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存在认识、政策和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无论是“以铝代钢”还是“以铝节铜”,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准入标准、技术支持、配套产业、体制机制方面实现转变;二是铝价要保持在合理区间才有市场竞争力,钢铝价格比、铜铝价格比一旦失衡,铝制天桥、铝制家具等扩大铝应用受到制约,甚至铝基材料还将面临被替代的风险;三是尚处起步阶段的新应用,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等。
面对扩大铝应用的上述挑战,有色行业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立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导向,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顺势而为,驰而不息。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发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新产品,对现有生产线大力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下游产业对材料在性能及绿色方面的需求,稳定和扩大传统铝消费;二要积极与下游消费领域合作,发挥铝的绿色优势,积极培育壮大新型铝消费;三是抓住机会,积极开展“以铝节铜”,扩大铝在电力、空调、机械等领域的应用。
➤ 《中国有色金属》杂志:日前,《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印发,在优化产能布局、严格新增项目准入、推进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等方面对有色金属行业提出细致的要求。有色协会对此有何部署规划?企业在节能降碳方面有什么着手点?
陈学森:今年5月底,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两个文件的发布实施,为深入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特别是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根本遵循。
有色协会将着力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低碳技术推广应用。针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瓶颈,重点研发惰性阳极铝电解、波动性新能源调峰等一批节能降碳颠覆性技术;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升能效水平;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有色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二是高水平建设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有色金属行业环境产品声明平台作用,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行业碳排放数据库,更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三是尽快构建高水平行业节能降碳标准体系。第一,开展9项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和宣贯;第二,加快组织制订《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电解铝企业》等10余项碳排放核算和碳足迹标准;第三,组织开展关键战略再生金属原料以及回收原料系列标准的研制,以标准为牵引,支撑行业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
关于企业在节能降碳方面的着力点,主要从节能降碳改造、非化石能源替代、产业链协同发展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4个方面协同推进。
一是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改造。鼓励行业企业实施高效稳定铝电解、电解槽运行优化等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更新高效整流设备、智能槽控系统、在线监测装备等用能设备,加快淘汰低效落后风机、电机、水泵等用能设备。
二是积极实施非化石能源替代。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建设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微电网;通过绿证绿电交易、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等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结合实际,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船等清洁低碳运输方式。
三是推动产业链协同绿色发展。开展跨行业工艺、技术和流程协同发展,形成更多创新低碳制造工艺和流程再造;电解铝企业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铝合金材料等高端绿色产品;健全回收体系,加快再生产业发展。
四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开展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电解槽、智能检测等技术;支持能源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生产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采集、计量监测、智能分析和精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有色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三服务”,积极引导行业企业以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为抓手,更高质量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有色金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