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伊电集团的叉车工胡任官,凭借15年如一日的匠心坚守和卓越贡献,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胡任官个人的褒奖,更是对千千万万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劳动者的崇高礼赞。 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
胡任官,1990年2月出生,2010年加入伊电集团,2013年开始从事叉车驾驶工作。15年来,他扎根一线,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执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叉车就是我的‘武器’,只有把它保养好、操作精,才能发挥最大价值。”胡任官说。他每天坚持对叉车进行细致检查,确保制动、灯光、轮胎等关键部件安全可靠。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创新性地将叉车“一干一湿”两套滤芯的进气方式改造为“先湿后干”,使发动机寿命延长70%至80%。至今,他已安全驾驶叉车24800小时,实现“零差错”“零事故”,每年为企业节约维修成本10余万元。
勤学苦练 匠心筑梦
刚入行时,胡任官对叉车操作一窍不通,但他坚信“勤能补拙”。他利用午休时间顶着烈日练习“S”路行驶、上下单边桥;下班后冒着寒风反复琢磨高空挂啤酒瓶、半坡“打靶”等高难度动作。回到家,他仍抱着《厂内机动车驾驶规程》《叉车维修保养手册》钻研到深夜。他的爱人曾笑称:“在他心里,书比我还重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在河南省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叉车工技能竞赛中,胡任官凭借精湛技艺,从47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一名。2019年,他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技术能手”;2022年,摘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5年,他站上“全国劳动模范”的领奖台,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传承匠心 培育新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胡任官深知,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企业的培养和团队的协作。他主动担任“传帮带”导师,总结提炼“精准开叉、适度前倾、据重收臂、平稳提升”四步操作法,累计与80余名叉车工签订师徒协议。在他的指导下,徒弟陈敬卫、杜帅兵分别在省级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并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洛阳市技术能手”等称号。 2023年,胡任官当选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积极参与洛阳市总工会组织的劳模精神宣讲活动,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更多职工立足岗位、追求卓越。作为洛阳市政协委员,他还提交了《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提案》《关于一线职工工薪补贴的提案》,为产业工人权益发声。
劳模精神照亮奋进之路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所有坚守一线的劳动者。”载誉归来的胡任官感慨道。伊川县委副书记卫学军高度评价他的贡献:“胡任官用24800小时‘零差错’的安全纪录,诠释了‘干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他创新创造为企业增效,精益求精为行业立标,是伊川93万人民的骄傲!” 伊电集团总经理王志谦表示,将持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技能竞赛、创新工作室等平台,激发职工创新活力。目前,伊电集团已建成7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国家专利7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培养技术能手、河洛大工匠20余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面对鲜花与掌声,胡任官始终保持谦逊:“荣誉属于所有劳动者,我只是比别人多流了一点汗水。”15年风雨兼程,他用坚守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用创新彰显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智慧与担当。 后 记 15年,24800小时,从青涩学徒到全国劳模,胡任官用坚守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建设制造强国的征程上,正需要千千万万个像胡任官这样的"平凡英雄",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