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企业利润的获得应当靠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不是借助政府赐予的垄断地位或特殊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企业的高利润以及在整个国企总利润中占的高比例,应当进行客观分析。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最近接受媒体采访,对2004年的国企如是评价:“国有企业1998年全年利润才525亿元,去年仅国有工业企业就已达到了5312亿元”,“2004年国有企业的发展势头相当好,实现利润大幅增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四成多。
中央企业实现利润4785亿元,增长近60%”。
宣传国企利润的大幅增长,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正因为不是第一次,正因为在“正面宣传”背后好像总掩盖着什么,所以人们往往会对这种宣传的“可信度”产生怀疑。
大概是1991年吧,我国国有企业遇到了大麻烦,当年国企首次出现“三三制”局面,即明亏、虚盈实亏、盈利企业各占1/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崛起,国有企业的日子更难过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企盈亏相抵后出现净亏损。在此背景下,中共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期间各级用的招数自不待说。三年后的2000年底,原国家经贸委公布了国企脱困的成绩:国企利润大幅增长,2000年全年实现利润预计达2300亿元,比1997年增长1.85倍;大多数行业整体扭亏增盈,在国家重点监测的14个行业中,已有包括轻工、机械等12个行业实现了利润增加或整体扭亏为盈。但,大幅增长的利润是怎么来的呢?在当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指出:“目前企业利润增加那么多,其中含有银行连续降低贷款利率和债转股等因素,也就是说,企业利润增加的一部分,来源于银行利息的减少。”更详细的资料证明,“工业利润成倍增长主要是政策和市场价格作用的结果。商品涨价占全部工业利润增加额的50%-60%”,“最为突出的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原油开采为例,利润的90%以上是价格上涨带来的。”
果不其然,外部环境和利好政策改变后,许多国企重又陷入困境。于是2003年3月,新任总理温家宝在中共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强调:“继续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今年的中共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重申:“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就表明,国有企业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当然,国有企业发展的成绩特别是利润的攀升,应予以充分肯定。温家宝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