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委员激辨宏观调控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经过“行政+经济”式的调控,中国经济有没有实现“软着陆”?经济发展能否由此走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循环?利率杠杆还会不会再次撬动?带着这一系列疑问,记者采访了代表、委员中的经济专家。
主“紧”派:还应适度收紧
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已经成功软着陆”的声音渐占上风。对此,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认为,要作出这种判断还为时过早。“软着陆是指经济回到正常运行区间。但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很大。生产资料价格呈两位数增长,肯定要有一部分会传递到CPI上。”持此观点的代表、委员不在少数。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和新当选的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都认为,投资反弹的动力还很强劲,今年应着力防止投资反弹。
张卓元就此详细分析道,“前两年GDP增速明显偏高。从经验数据看,我国GDP增长一超过9%,整个经济生活就会绷得很紧。比如,为解决粮食问题,去年出台了不少支持措施,但有很多是一次性的,不可持续。还有煤电油运紧张,国际油价、铁矿石价格上涨,都在向我们发出警示:粗放型高增长已经不可持续,需要一定程度的冷却。”
张卓元等认为,今年GDP增长应降到8%或稍多一点,但也不能低于7%,否则会对就业形成巨大压力。宏观调控应适度收紧,并在这个前提下,把着力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就在“两会”前夕,今年1月份的CPI数据公布,同比上涨1.9%,涨幅明显低于上年平均上涨3.9%的水平。这是否意味着困扰中国经济一年多的通胀压力已大大缓解?对此,张卓元表示,1月份的数据不足为据。“一定要考虑到春节因素,去年春节在1月份,而今年在2月份,不能仅根据1月份的数据就认为物价上涨压力已经消除。估计2月份之后CPI会开始走高,预计全年要到3%-4%。”
他还强调,衡量物价上涨最重要的指标是GDP平减指数,即用名义GDP增长率减去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