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有色华章
电耗增长20%高耗能行业异常反弹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07-01-01 11:23 来源: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讯  国家发改委已经不再提出节能减排年度指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不再提具体的年度计划,但这并不意味着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弱化。

  位于济南工业北路的济南钢铁公司,正在成为为数不多的循环经济孤岛之一。

  在3月18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有官员表示,如果全国的钢铁公司都像济钢一样增产不增能耗,形势就不一样了。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济钢总经理、全国人大代表李长顺向相关部门汇报了其增产而不增加能耗、污染的情况,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肯定。

  但全国并非一盘棋。

  3月1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信息称,2007年前1-2月,全国用电量大幅增长约20%。其中冶金、采矿业、建筑等高耗能行业增长较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对媒体表示,目前“高耗能产业仍然在快速发展,国家有关节能降耗的调控措施目前可能还没有完全到位”。

  在2006年,全国单位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2%的目标没有实现。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考虑到节能降耗措施难以一步到位,国家发改委将不再每年考核节能降耗指标,而是要在“十一五”末(2010年)算“总账”。

  不过,国家发改委已经预备出台新的更加严厉的产业等调控措施,力图加快节能降耗目标实现的步伐。
  
  高耗能行业反弹
  
    今年头1-2月,全国用电量出现明显的反常现象。这与高耗能行业的反弹有直接关系。

  以往,每年头两个月由于逢春节期间,重化工业一般开工不足,用电不会增加很快。但是今年的情况反常。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了20%,超过2006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14%的增幅,重工业15%的增幅水平,也超过2007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约为12.5%的预计增幅。

  从行业看,冶金、采矿业用电量增长幅度高达50%左右。其他高耗能行业,如有色、建筑等均快速增长。在一些省份,重工业用电量在全部用电量中的比重甚至超过80%。

  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用电量反弹,与这些行业投资过快有关,而背后的体制因素在于一些政策不到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信息部主任薛静认为,2006年9月出台的完善差别电价政策,尽管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有部分抑制,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问题。

  主要是政策实施主体、监管主体仍然不够明确,没有对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电网公司电量销售损失的激励和补偿机制,对自备电厂收费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新差别电价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还有待检验。

  同时,有专业人士分析指出,由于中国的资源价格成本比较低,导致企业的资本回报率较高,地方政府鼓励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因为税收更快,政绩更大。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白重恩指出,整个投资领域的资本回报率几年来一直在10%左右,最近几年也没有下降的趋势,同时由于服务业的税收比较低,地方政府发展第三产业的热情不如第二产业。

  而另有解释认为,我国资源能源价格偏低,也导致国际高耗能、高污染的低产能大量转向中国。比如消耗能源资源较多的造船业,近几年出现韩国、日本企业将造船装件分段在中国制造后,运回国内进行总装的趋势。对此,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随着大量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也直接或间接的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
  
  今年出台8项措施降耗减排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3月15日指出,今年将出台8项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其中涉及到进一步提高行业标准,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等综合性措施。涉及行业包括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

  此外,涉及9个行业的调控政策也在加紧制定。在3月18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着手制定铜、煤化工、燃料乙醇、化肥、轮胎、稀土、黄金、造纸、医药等行业的指导意见。

  在这些规划和政策中都体现了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淘汰高耗能的落后产能。具体的标准将涉及环保、能耗、水耗、安全、质量、技术等准入门槛的约束,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

  张国宝透露,出口政策也将调整,以遏制高耗能原材料的出口,比如大部分钢材品种的出口退税率降到零。#p#分页标题#e#

  除上述措施之外,全国人大正在抓紧出台《节约能源法》(修订)和《循环经济法》,国家发改委也在组织制定16个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等,加快体制改革,以及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以节能降耗为目标,最终形成循环经济体系,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单位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下降10%的指标完成。

  不过上述努力不会一蹴而就。考虑到节能减排取决于多种因素,见效需要一个过程的因素,国家发改委已经不再提出节能减排年度指标,今年的政府<

0.2478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