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有色华章
求是理论网专访段玉贤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11-03-28 11:25 来源:

 

洛钼集团:节能减排之路这样走过
—— 访全国人大代表、洛钼集团公司董事长段玉贤
洛钼集团公司创建于1969年8月,是以钼钨的采、选、冶、化工和深加工为主,集科研、生产、贸易为一体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洛钼集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原生钼钨矿藏之一,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钼生产商。公司现有采选能力 30000吨/日,白钨回收能力15000吨/日,焙烧能力18000吨/年、冶炼能力12000吨/年,钼酸铵加工能力1000吨/年,钼钨制品加工能力1600吨/年、钼粉加工能力500吨/年,综合实力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钼精矿、氧化钼、钼铁、钼钨金银系列产品30余种。国内主要客户包括宝钢、太钢、武钢、张家港浦项等国内大型钢厂,海外客户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全国大企业集团最具竞争力500强排名中列68位,在全国效益200强中排90位。洛钼集团于2007年4月26日成功在港上市,跻身全球矿业上市企业30强行列。
  十一五末,该集团年销售收入由十五末的36亿多元突破120亿大关,达到125亿元,增长3倍,成为中国第一大钼生产商和供应商、全球第四大钼生产企业、中国第二大钨生产企业和重要的黄金生产企业。
  近10年来,通过对传统设备实施技术改造和在新建项目中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全面推动企业技术更新换代,使企业在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对于该集团这几年的迅猛发展,3月6日上午,求是杂志社记者顾保国同志对该公司董事长段玉贤同志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您谈谈洛钼集团近几年来在节能减排、安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效。
  段玉贤:这里的蓝天可以作证。这是全国钼钨行业排名前列的钼钨矿的冶炼厂。2006、2007连续两年,我们投资近5000万元,治理冶炼尾气。从2007年9月 1日起,冶炼废气排放已接近于零,年减少硫排放量6400余吨,结束了尾气污染环境的历史,是中国首家钼冶炼废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的冶炼厂。
  这里的大山可以作证。我们坚持“创宏伟钼业,建绿色矿区”的理念。对矿山边生产边治理,昔日乱石堆集,尘土飞扬的排渣场,今日已变成面积达1000余亩的绿树成荫、春有鲜花、秋有果实的高山花园。
  这里的厂区可以作证。我们连续3年,每年都投资近亿元,用于矿山绿化,用于治理污染,用于环境改善,用于办公和人居环境建设。
  这里的数千名职工可以作证。关爱自然,保护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员重视。
  我们把企业打造成“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安全有保障,生态环境美”的世界一流的矿业集团。41年来,在一代又一代洛钼人的艰苦努力下,洛钼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创建、起伏、发展、跨越的重要历史阶段。特别是近年来,按照中央、河南省和洛阳市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战略部署,洛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创宏伟钼业、建绿色矿山”的发展理念,以清洁生产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致力于企业发展与所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努力平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企业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中国钼工业的一面旗帜,连续被授予“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中国生态小康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记者:作为一个国际化企业,洛钼集团始终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把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通过深入调查、综合分析企业发展实践,提出了 “创宏伟钼业、建绿色矿区”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努力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发展之路,着力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请您谈谈在具体工作中,采取哪些有力措施?
  段玉贤:好的。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紧紧围绕安全环保“这一主线”,加快推进干部员工思想观念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两大变革”,突出管理队伍、专业技术队伍、操作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努力实现节能、减排、防污、增效“四大目标”,全面启动清洁生产工作。这几年,正是由于把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使洛钼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与国家和省市的总体要求、战略措施和环保政策相一致,与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相适应,才使洛钼集团在成长中不断壮大,在发展中实现跨越。
  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把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一是大力开展以“节能、降耗、防污、增效”为主题的清洁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绿色矿区、持续发展”的环保观,拉动了全员观念的转变,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全体职工树立绿色生产、绿色作业和绿色经营的理念,使清洁生产的思想深入人心。二是通过多种途径,持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鼓励员工关心节约、为节能降耗增效做贡献。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节能培训,为节能减排、创建绿色和谐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保障。
  在抓好节能宣传的同时,我们坚持用企业精神凝心聚力。2005年,全面启动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对三十多年来所形成的文化进行了认真研究,系统总结,架构了符合洛钼实际的企业精神、环保理念、管理方式和发展战略,培育了“忠于团队、勇于创新、坚韧不拔、永远向前”的“洛钼精神”,使“致力于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共同创造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同,为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近年来,我们以和谐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清洁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积极倡导 “资源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企业经营理念。我们以持之以恒的企业文化建设,使公司员工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明显增强,推动了公司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生产能耗不断下降。
  我们从加强清洁生产管理入手,全面推进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向管理要效益。首先是在日常管理方面,树立清洁理念,改进管理手段。公司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形成了上自公司领导、下至每个员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环保管理网络,率先引入清洁生产理念,把整体预防的环保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全过程,经过几年来的运行,使企业污水、烟气排放实现连续稳定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指标不断提高。在责任管理方面,明确目标任务,完善管理机制。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了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任务考核中,层层分解任务。其次是健全和完善设备及现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和制度,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推进设备能源管理标准化;第三是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岗位操作、劳动纪律、环境卫生等现场管理制度,把质量、成本、物耗、能耗、回收率、设备运转率等各项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及各个生产岗位的操作人员身上,节能降耗,修旧利废,杜绝跑、冒、滴、漏和脏乱差,从工艺技术、现场操作等方面提高节能效果,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
  记者:请问你们在采矿过程中是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
  段玉贤:多年来,洛钼集团在生产活动中始终遵循资源循环再利用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十五”期间,先后实施了8000吨/日、15000吨/日露采改造扩建工程和30000吨/日露采扩帮工程,使露天采矿能力达到30000吨/日的生产能力,全部停止了坑采转为露天开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在矿山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大安全环保投入,创造优良、安全环保的生产环境,使矿山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环保运行状态。“十五”期间,洛钼集团投入巨资,组织实施了“硐室爆破处理极复杂大规模空区研究”项目,成功掌握了复杂大规模空区处理技术,其中震动带落效应技术属国内首创。洛钼集团利用该研究成果已处理空区面积12800平方米,容积140800立方米,不仅保证了露天采矿的安全生产,而且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一方面提高工人的安全文明意识和业务素质,一方面引导广大员工以矿为家,爱矿如家,当新时代的新工人,建设文明和谐新矿区。
  洛钼集团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5年,洛钼集团加大了生态修复和环境美化的力度,启动建设公园式矿山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洛钼的矿山已初步形成乔木交相辉映,鲜花与绿叶相互映衬的秀美景观。目前,总投资2.78亿元的30000吨/日露天矿配套完善工程正在进行,为今后营造现代化和谐矿山、推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记者:洛钼集团依靠科技进步,推行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大家都知道,选矿需要多种技术支撑的,你们是怎样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哪些措施,来聚起“金山银山”的?
  段玉贤:从2001年至今,洛钼集团“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累计投入科研经费3.21亿元,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和一系列重点工程、技改项目、技术创新的实施,全面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集团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十五”期间,洛钼集团以实施重点技改工程为载体,将关键工艺、先进设备、核心技术融入到改造过程当中,通过改造,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多年来,洛钼集团针对原生产设备配套差、能耗高等问题,坚持把依靠科技进步、推行清洁生产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助推器,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拓展科技创新领域,逐步实现了与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全面接轨。
  2001年,针对过去每年8000吨白钨被送入尾矿库而不能回收,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局面,洛钼集团与俄罗斯国家技术中心有色金属研究院和河南省科技厅合作,经过联合攻关,取得了理想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并与国内最大的钨制品生产企业—— 厦门钨业股份公司签订了联合开发协议,引进资金4000万元,实施了总投资5161万元的4500吨/日白钨综合回收工程,并于2004年竣工投产。年生产含三氧化钨的白钨精矿3000吨,实现销售收入近5000万元,实现利润上千万元。2006年,洛钼集团又利用建设万吨钼选厂之机,将合建的白钨选厂改建为15000吨/日处理规模的选厂。2007年,冷水白钨回收工程和赤土店白钨回收厂相继动工、投产,改变了过去每年约8000吨白钨精矿被送入尾矿库而不能回收的局面,同时每年节约尾矿排放费用近千万元,使洛阳钼业人30余年的回收白钨梦变成现实。
  2003年,洛钼集团引进美国艾瑞克公司浮选柱选钼新技术,在选矿三公司实验成功后,迅速在三大选矿公司和三个控股公司的选矿厂全面推广。该工艺采用国外新型高效节能浮选柱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装置,工艺技术简化、装机负荷小、电耗低、结构简单、维修费低,易于提高回收率,其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选矿实际回收率由原来的78%提高到85%,精矿品位由原来的46%提高到51%。年可节约电耗40%以上,减少劳动力2/3,提高回收率8个百分点,提高精矿品位5.4个百分点,年增加经济效益达数千万元。
  2005年洛钼集团投资2300万元,与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和美国THERMO 公司合作,对各大选矿公司实施了全流程的自动控制改造,实现了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和尾矿品位的在线检测,稳定了工艺过程,改善了工人作业环境,通过改造使处理能力和回收率大幅度提高,选矿二公司5000吨/日选厂使钼精矿质量品级从47%提高到51%,氧化钼的质量品级从51%和57%提高到57%和 60%,年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在实施科技自主创新、研发的同时,洛钼集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引进的瑞典破碎设备,使钼原矿处理量提高60%,年增加效益3000万元。特别是在二公司万吨和三公司5000吨选厂建设中,洛钼集团引进了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先进的浮选机、浓密机等,使新建的选厂在环保、节能、增产及质量等方面位于国内钼行业前沿,达到了节能、减排、增效的目的,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冷水3000吨/日选厂技术改造工程”中,为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合作,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Ф53米尾矿浓密技术,尾矿经浓密后浓度由30%左右提高到55%,扬送矿浆量大幅度降低,使每吨回水节约成本近1元,年降低成本上千万元。
  在最易造成污染的废水排放环节,洛钼集团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尾矿浓密技术,实现厂前浓缩回水再利用,回水率达92%,达到了减少污染,达标排放的目的。
  为了获得合格的钨钼金属精矿,几十年来,选钼企业一直使用“王牌”抑制剂——氰化钠。这是一种剧毒药剂,50毫克氰化物即可在几分钟内致人于死地。在生产过程中,氰离子通过浮选尾矿废水排出,致使尾矿库内生物绝迹,且气味刺鼻难闻。如果发生排尾泄漏事故,将会对河流、湖水、农田造成毁灭性灾害。对矿区的环境、生态的破坏及职工和矿区附近的群众健康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洛钼利用巯基乙酸钠替代氰化钠,在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指标后,在各个选矿厂推广使用,不但效果非常理想,而且保护了环境。从根本上杜绝了氰化物污染,使矿区水质发生显著变化,产生了无毒作业与提高钼回收率的双赢效果。
  记者:治理冶炼企业对环境的破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治理投入高,难度大,不少发达国家企业都把冶炼厂改建在对环境要求不高的国家,以躲避本国环保部门的监督。请问段董事长,你们公司在冶炼过程中是如何解决污染难题,换来蓝天白云的?
  段玉贤:实施企业技术升级,是洛钼集团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的又一重要措施。2004年,洛钼集团组织科技人员去科研院所取经,邀请知名专家来公司现场指导,经过半年的科研攻关,利用除尘脱硫新技术,通过对废气的回收,生产出亚硫酸钠产品。
  为了彻底根治冶炼尾气中的硫排放,2007年初投资2580万元实施冶炼尾烟治理工程,新建净化、干吸、转化尾气回收和污水处理装置,8月28日,洛钼集团冶炼焙烧烟气治理项目竣工,这是洛钼在全国钼行业率先实施的冶炼焙烧烟气治理项目。该项目年可减少硫排放量6428.6吨,达到国家零排放标准,并且年产93%工业硫酸24037吨,回收亚硫酸氢钠1888吨,年节电136.9千瓦时,年新增收入850万元。冶炼尾烟治理工程成功实施,使洛钼冶炼厂成为全国惟一一家尾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的钼冶炼厂。
  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的较好结合,促使洛钼集团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2010年,洛钼集团总资产达到144.7亿元,是2005年的近6倍;钼精矿产量35216吨,是2005年的3.5倍;氧化钼34404吨, 是2005年的4.4倍;钼铁26599吨,是2005年的16.6倍;销售收入123.8亿元,是2005年的3.4倍;实现利润14.2亿元,上缴税金9.5亿元,比2005年增长32%。钼产量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分别占全球和全国总产量的7.9%和21%左右,利润、出口创汇和税收长期居河南省前茅,成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和中国纳税企业500强企业,进入全国利润百强企业排行榜。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求是理论网)
0.2422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