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在较长时间内坚决不再审批新项目
“现在电解铝行业真的亏得一塌糊涂,不光我们这里,现在整个行业都在亏损,导致亏损的原因肯定与全行业产能过剩有很多的关系。”日前,河南某股份有限公司一负责人这样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河南,是电解铝大省,而如今,河南正在从中国铝业(3.15,0.00,0.00%)的宝座上渐渐滑落。事实上,河南电解铝行业步入“寒冬”,在全国电解铝行业中只是冰山一角。
来自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电解铝产能已经超过了2700万吨,产量却只有2000万吨,行业亏损面高达93%。据预计,到2015年,全国新老产能总量将达到4000万吨以上,远远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的2400万吨的产量。
以上数据均表明,当前,我国电解铝行业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关口”,决策层对于行业产能过剩的态度也有了明确。
决定对产能过剩“开刀”的信号释放于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支持调整过剩产能,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构贷款,严谨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
随后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正在共同牵头制定化解产能过剩方案,预计很快就会出台,新疆、青海等西部省份盲目扩建的电解铝项目将被整顿。
在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金属行业研究员林良敏看来,此次国家将出台“组合拳”,其背后原因是整顿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是市场难以自我调节的情况下不得已为之的“出手”。
“当前,产能过剩则直接导致了行业激烈的价格竞争,整个行业90%以上亏损,仅靠地方政府补贴支撑着。另外,我国电解铝出口较多,一方面了成全了国外市场的低价需求,另外一方面却将资源的高消耗与污染留在了中国。可以说电解铝行业发展到了一种“变态”地步,且中央政府非插手不可了。”林良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电解铝产能过剩的现象愈演愈烈。早在2003年,我国电解铝产能从554万吨增加到了2010年的2300万吨,当年实际产量只有1560万吨。到了2011年产能超过了2500万吨,当年产量仅有1750万吨。电解铝产能过剩,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来看,从2003年开始,调控政策就频频出台,但是依然遏制不住其产能“疯长”。
在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看来,产能过剩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经济形势所致,另一方面也与行业自身的投资冲动有很大的关系。
苑志斌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地方政府在助推产能的扩张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电解铝产业的投资增速稳稳坐住了有色领域的第一把交椅。
林良敏认为,电解铝除了是GDP的形象代表外,其中也有行业监管不到位的原因所在,没有严格的惩罚机制,也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很多电解铝企业上马容易,不仅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出了问题事故,惩罚力度也不够,对电解铝企业来讲也是无关痛痒;而另外一些企业想退出却很难,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企业退出很难得到相关补贴与支持,导致一些企业情愿亏损等着补贴也不愿退出。
林良敏建议,整顿电解铝产能过剩,应需要多管齐下,也要有破釜沉舟之决心,否则难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电解铝行业健康发展问题。
他说,首先,在较长时间内坚决不再审批上马新的电解铝项目,对正在审批的项目严格把控;其次,对全行业电解铝生产项目进行彻底排查,未经审批而上马的坚决关停,对达不到技术要求与环境保护要求,一律关停整改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若行业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产能过剩问题恐怕很难得到有效解决。一般来讲,电解铝项目投资规模很大,若没有长期的经营,地方政府很难得到实质的好处,企业也难以收回投资并获取一定的回报,强制退出可能会严重损害地方与企业的利益。在两方利益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要想彻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则不现实,毕竟我国现有许多电解铝项目是近年盲目上马的,且发改委与工信部也须自身检讨。因此,要想有效解决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还得从根源做起,从合理科学规划做起,来不得一丝马虎,尤其对主管部门来讲。”林良敏说。